• 为人的成语 (787个)

    401

    拔本塞源

    成语拼音:
    bá běn sè yuán
    成语解释: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成语出处:
    《晋书 慕容垂载记》:“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复多云。”
    402

    不差毫厘

    成语拼音:
    bù chā háo lí
    成语解释:
    不差一毫一厘。
    成语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第158卷引《玉堂闲话 许生》:“显晦之事,不差毫厘矣。”
    403

    不差累黍

    成语拼音:
    bù chā lěi shǔ
    成语解释:
    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度长短者不失毫厘,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累。”
    404

    抱残守缺

    成语拼音:
    bà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也作“保残守缺”。
    成语出处:
    东汉 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405

    拔丁抽楔

    成语拼音:
    bá dīng chōu xiē
    成语解释:
    拔出钉子,抽掉楔子。比喻解除困难。
    成语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四折:“大众恐有不能了达,心生疑惑者,请垂下问,我与他拔丁抽楔。”
    406

    背道而驰

    成语拼音:
    bèi dào ér chí
    成语解释:
    背:背向;道:道路;方向;驰:奔跑。朝着相反的方向奔跑。比喻彼此方向不同;目的完全相反。
    成语出处:
    唐 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407

    把饭叫饥

    成语拼音:
    bǎ fàn jiào jī
    成语解释:
    比喻多此一举。
    成语出处:
    宋 苏轼《答程彝仲推官书》:“所示自是一篇高文,大似把饭叫饥,聊发千里一笑。”
    408

    变风易俗

    成语拼音:
    biàn fēng yì sú
    成语解释:
    指改变旧的风气和习俗。
    成语出处:
    《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向使秦缓其刑罚,薄赋倒敛……变风易俗,化于海内,则世世必安矣。”
    409

    不教而诛

    成语拼音:
    bù jiào ér zhū
    成语解释:
    诛:杀或惩罚。事先不加教育;出错或犯法就惩罚或杀戮。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410

    病急乱投医

    成语拼音:
    bìng jí luàn tóu yī
    成语解释: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或乱想办法。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紫鹃笑道:‘你也念起佛来,真是新闻!’宝玉笑道:‘所谓病急乱投医了。’”
    411

    不落俗套

    成语拼音:
    bù luò sú tào
    成语解释:
    落:停留,定正。不因袭陈旧的格式
    成语出处: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412

    闭明塞聪

    成语拼音:
    bì míng sè cōng
    成语解释:
    堵塞视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或不了解。
    成语出处:
    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413

    蔽明塞聪

    成语拼音:
    bì míng sè cōng
    成语解释: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成语出处:
    宋 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414

    闭目塞听

    成语拼音:
    bì mù sè tīng
    成语解释:
    塞:堵塞。闭上眼睛不看;堵住耳朵不听。形容对外界事物全不了解。
    成语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 自纪》:“闭明塞聪,爱精自保。”
    415

    闭门造车

    成语拼音:
    bì mén zào chē
    成语解释:
    原意指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成的车子;用起来也能合辙。现用以比喻不进行调查研究;只凭主观想象办事;不符合客观实际。
    成语出处:
    宋 朱熹《或问》第五卷:“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
    416

    毕其功于一役

    成语拼音:
    bì qí gōng yú yī yì
    成语解释: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
    成语出处:
    孙中山《发刊词》:“吾国治民生主义者,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417

    补阙拾遗

    成语拼音:
    bǔ quē shí yí
    成语解释:
    阙:通“缺”,缺失。拾遗:补录遗漏。补录缺失遗漏的内容。
    成语出处:
    《晋书 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418

    不求闻达

    成语拼音:
    bù qiú wén dá
    成语解释:
    闻:有名望;达:显达。不追求名誉和地位。
    成语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419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成语拼音:
    bù qiú yǒu gōng,dàn qiú wú guò
    成语解释:
    不要求立功,只希望没有错误。
    成语出处:
    《中国现在记》第二回:“总而言之,一句话,现在的情形,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420

    不容置疑

    成语拼音:
    bù róng zhì yí
    成语解释:
    容:容许;疑:怀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正确和可靠。
    成语出处:
    宋 陆游《谓南文集》:“盖其灵响暴著,亦有不容置疑者矣。”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