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421

    不食周粟

    成语拼音:
    bù shí zhōu sù
    成语解释: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422

    不闻不问

    成语拼音:
    bù wén bù wèn
    成语解释:
    闻:听。不听也不问。形容对有关的事情不关心;不过问。也作“不问不闻”。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423

    拔新领异

    成语拼音:
    bá xīn lǐng yì
    成语解释:
    指创立新意,提出独特的见解。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王逸少作会稽,初至,支道林在焉。孙兴公谓王曰:‘支道林拔新领异,胸怀所及乃自佳,卿欲见不?’”
    424

    包羞忍耻

    成语拼音:
    bāo xiū rěn chǐ
    成语解释:
    包:包容,藏;忍:容忍,忍耐。容忍羞愧与耻辱。
    成语出处: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425

    便宜从事

    成语拼音:
    biàn yí cóng shì
    成语解释:
    便宜:方便合适。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426

    北辕适楚

    成语拼音:
    běi yuán shì chǔ
    成语解释: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成语出处:
    汉 荀悦《申鉴 杂言下》:“先民有言:适楚而北辕者,曰:‘吾马良,用多,御善。’此三者益侈,其去楚亦远矣。”
    427

    白纸黑字

    成语拼音:
    bái zhǐ hēi zì
    成语解释:
    白纸上写着黑字。比喻有确凿的文字凭据;不容抵赖或改悔。
    成语出处: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曾不思宪法之所以有效力,全恃民众之拥护,假使只有白纸黑字之宪法,决不能保证民权,俾不受军阀之摧残。”
    428

    唇齿相须

    成语拼音:
    chún chǐ xiāng xū
    成语解释:
    犹唇齿相依。
    成语出处: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429

    拆东补西

    成语拼音:
    chāi dōng bǔ xī
    成语解释: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了应急而牺牲这个弥补那个。
    成语出处:
    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小家厚敛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
    430

    船到江心补漏迟

    成语拼音: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成语解释:
    船到江心才补漏洞。比喻补救不及时,对事情毫无帮助。
    成语出处:
    元 郑光祖《智勇定齐》第三折:“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431

    惩忿窒欲

    成语拼音:
    chéng fèn zhì yù
    成语解释:
    惩:惩戒;忿:愤怒;窒:抑止;欲:嗜欲。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成语出处:
    《周易 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432

    草间求活

    成语拼音:
    cǎo jiān qiú huó
    成语解释:
    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成语出处:
    《晋书 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433

    超然独立

    成语拼音:
    chāo rán dú lì
    成语解释:
    见“超然独处”。
    成语出处:
    《淮南子·修务训》:“君子……超然独立,卓然离世。”
    434

    灿然一新

    成语拼音:
    càn rán yī xīn
    成语解释:
    灿然:耀眼的光彩。耀眼的光彩,给一种全新的感觉。
    成语出处:
    《宣和书谱·行书六》:“正夫以精忠相与图回至治,其所以持盈守成,而熙丰之盛德美意,灿然一新,正夫其有力焉。”
    435

    超然自得

    成语拼音:
    chāo rán zì dé
    成语解释: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成语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436

    床上安床

    成语拼音:
    chuáng shàng ān chuáng
    成语解释: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
    成语出处:
    南朝 陈 姚最《续画品 毛棱》:“善于布置,略不烦草。若比方诸父,则床上安床。”
    437

    草率从事

    成语拼音:
    cǎo shuài cóng shì
    成语解释: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成语出处: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 新唐书本纪书法》:“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
    438

    差三错四

    成语拼音:
    chā sān cuò sì
    成语解释:
    颠倒错乱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这小厮本说的丁一确二,这婆子生扭做差三错四。”
    439

    炊沙作饭

    成语拼音:
    chuī shā zuò fàn
    成语解释:
    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
    唐 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440

    出淤泥而不染

    成语拼音: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
    成语解释: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成语出处:
    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