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601

    求大同,存小异

    成语拼音:
    qiú dà tóng,cún xiǎo yì
    成语解释:
    在大的、主要的方面取得一致,而对某些小的、次要的问题可以各自保留不同的意见。
    成语出处:
    602

    清规戒律

    成语拼音:
    qīng guī jiè lǜ
    成语解释:
    原指佛教徒所遵守的规则和戒条。现比喻束缚的繁琐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成语出处:
    《释门正统》:“元和九百丈怀海禅师,始立天下禅林规式,谓之清规。”
    603

    趋利避害

    成语拼音:
    qū lì bì hài
    成语解释:
    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成语出处:
    汉·霍谞《奏记大将军梁商》:“至于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复均也。”
    604

    骑驴觅驴

    成语拼音:
    qí lǘ mì lǘ
    成语解释:
    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志公和尚大乘赞》:“不解即心即佛,真似骑驴觅驴。”
    605

    敲门砖

    成语拼音:
    qiāo mén zhuān
    成语解释:
    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
    成语出处:
    明 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作了官,做诗何用。”
    606

    弃若敝屣

    成语拼音:
    qì ruò bì xǐ
    成语解释:
    亦作“弃之敝屣”。像扔掉破鞋一样把它抛弃,比喻毫不可惜。
    成语出处:
    《孟子·尽心上》:“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屣)也。”
    607

    欺软怕硬

    成语拼音:
    qī ruǎn pà yìng
    成语解释:
    欺:欺凌;怕:害怕。欺负软弱的;畏惧凶狠的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608

    蜻蜓点水

    成语拼音:
    qīng tíng diǎn shuǐ
    成语解释:
    蜻蜓刚刚接触水面又迅速起来。比喻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成语出处:
    唐 杜甫《曲江》诗:“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609

    掐头去尾

    成语拼音:
    qiā tóu qù wěi
    成语解释:
    指事物只剩下中间的一部分;或指没头没尾;看不清脉络。也指去掉没有用的或不重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
    蒋子龙《拜年》:“一个月赶上俩节日,掐头去尾,一个月连半个月的活也干不上了!”
    610

    清心寡欲

    成语拼音:
    qīng xīn guǎ yù
    成语解释: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成语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611

    如法炮制

    成语拼音:
    rú fǎ páo zhì
    成语解释: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成语出处: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612

    如临深渊

    成语拼音:
    rú lín shēn yuān
    成语解释:
    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谨慎。
    成语出处:
    《诗·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613

    忍气吞声

    成语拼音:
    rěn qì tūn shēng
    成语解释:
    忍: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成语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614

    任其自流

    成语拼音:
    rèn qí zì liú
    成语解释:
    指不加约束、引导,听任自由发展。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故五谷得遂长。听其自流,待其自生,则鲧禹之功不立,而后稷之智不用。”
    615

    忍辱负重

    成语拼音:
    rěn rǔ fù zhòng
    成语解释:
    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了重任而忍受一切屈辱。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逊传》:“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有尺寸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
    616

    忍辱偷生

    成语拼音:
    rěn rǔ tōu shēng
    成语解释:
    偷:苟且。忍受屈辱,苟且活命。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偷生。”
    617

    软硬兼施

    成语拼音:
    ruǎn yìng jiān shī
    成语解释:
    同时涉及或具有几个方面。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兼施:同时施展。
    成语出处:
    张扬《第二次握手》:“这位神甫满脸堆笑,帮着苏凤麒一唱一和,软硬兼施地劝告苏冠兰结婚。”
    618

    如意算盘

    成语拼音:
    rú yì suàn pán
    成语解释:
    比喻完全按自己的意愿或只从好的方面作出打算。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好便宜!你倒会打如意算盘!十三个半月工钱,只付三个月!你同我了事,我却不同你干休!”
    619

    舍本逐末

    成语拼音:
    shě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
    抛弃根本的;而在小事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620

    三差五错

    成语拼音:
    sān chā wǔ cuò
    成语解释: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2回:“要有什么三差五错,那事情就难说了!”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