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641

    随遇而安

    成语拼音:
    suí yù ér ān
    成语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642

    使羊将狼

    成语拼音:
    shǐ yáng jiàng láng
    成语解释:
    将:统率,指挥。派羊去指挥狼。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也比喻使仁厚的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这要坏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与俱诸将,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今使太子将之,此无异使羊将狼也。”
    643

    率由旧章

    成语拼音:
    shuài yóu jiù zhāng
    成语解释:
    率由:遵循;沿袭。原意是典章制度取法前代。后泛指完全按老规矩办事;不更新。
    成语出处:
    《诗经 大雅 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644

    守正不桡

    成语拼音:
    shǒu zhèng bù ráo
    成语解释:
    见“守正不挠”。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桡众枉。”
    645

    束之高阁

    成语拼音:
    shù zhī gāo gé
    成语解释: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
    成语出处:
    《晋书 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646

    十捉九着

    成语拼音:
    shí zhuō jiǔ zhe
    成语解释:
    比喻很有把握。
    成语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老身这条计,是个上着……端的强如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647

    水中捞月

    成语拼音:
    shuǐ zhōng lāo yuè
    成语解释: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
    元 杨景贤《刘行道》三:“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捞月。”
    648

    死中求生

    成语拼音:
    sǐ zhōng qiú shēng
    成语解释:
    在极危险的境地中努力挣扎以求生路。
    成语出处:
    《后汉书·公孙述传》:“述谓延岑曰:‘事当奈何?’岑曰:‘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
    649

    统筹兼顾

    成语拼音:
    tǒng chóu jiān gù
    成语解释:
    统筹:通盘筹划;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伸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照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成语出处: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这样统筹兼顾,天京一定难保。”
    650

    恬淡寡欲

    成语拼音:
    tian dan gua yu
    成语解释:
    清静淡泊,很少欲望。指不追名遂利。
    成语出处: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然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
    651

    贪多嚼不烂

    成语拼音:
    tān duō jiáo bù làn
    成语解释:
    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而今孩子何在?正是贪多嚼不烂了。”
    652

    听而不闻

    成语拼音:
    tīng ér bú wén
    成语解释: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653

    提纲挈领

    成语拼音:
    tí gāng qiè lǐng
    成语解释:
    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成语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654

    投膏止火

    成语拼音:
    tóu gāo zhǐ huǒ
    成语解释:
    用油去浇灭火,火反而烧得更旺。比喻举措失当,适得其反。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唐书·安重海》:“四方骚然,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
    655

    韬晦待时

    成语拼音:
    tāo huì dài shí
    成语解释:
    谓掩藏锋芒,隐匿踪迹,等待时机。
    成语出处:
    茅盾《蚀·动摇》:“辛亥那年国光就加入革命,后来时事日非,只好韬晦待时。”
    656

    特立独行

    成语拼音:
    tè lì dú xíng
    成语解释: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成语出处:
    《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657

    徒劳无功

    成语拼音:
    tú láo wú gōng
    成语解释: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成语出处:
    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658

    徒劳无益

    成语拼音:
    tú láo wú yì
    成语解释: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成语出处:
    宋 袁燮《伐武冈林守进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论;而过于高者,徒劳无益。”
    659

    通权达变

    成语拼音:
    tōng quán dá biàn
    成语解释:
    通:懂得;权:权宜;达:通晓;懂得。通晓权宜;适应变化。指办事不死守常规;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
    成语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只好通权达变,放在手下备用吧。”
    660

    听其自然

    成语拼音:
    tīng qí zì rán
    成语解释:
    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形容放任自流。也指尊重客观规律。听:听凭。
    成语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8回:“王玉辉也不懊悔,听其自然,每日在牛公庵看书。”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