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的成语 (511个)

    261

    九牛二虎之力

    成语拼音: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成语解释: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成语出处: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262

    吉人自有天相

    成语拼音:
    jí rén zì yǒu tiān xiàng
    成语解释:
    相:帮助,保佑。谓天佑善人。同“吉人天相”。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五卷:“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遐叔正在帅府门首叹气,傍边忽转过一个道士问道:‘君子何叹?’”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吉人自有天相,小姐请自宽心。”
    263

    井水不犯河水

    成语拼音:
    jǐng shuǐ bù fàn hé shuǐ
    成语解释:
    指互不干扰;界限分明;不相联系。
    成语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
    264

    疾霆不暇掩目

    成语拼音:
    jí tíng bù xiá yǎn mù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同“疾雷不及掩耳”。
    成语出处:
    《淮南子 兵略训》:“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
    265

    惊天地泣鬼神

    成语拼音:
    jīng tiān dì qì guǐ shén
    成语解释:
    惊:震惊。使天地为之震惊,使鬼神为之哭泣
    成语出处: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266

    狡兔死,良狗烹

    成语拼音:
    jiǎo tù sǐ,liáng gǒu pēng
    成语解释:
    烹:烧煮。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成语出处: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下》:“狡兔尽则良犬烹,敌国灭则谋臣亡。《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267

    狡兔死,良犬烹

    成语拼音:
    jiǎo tù sǐ,liáng quǎn pēng
    成语解释:
    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同“狡兔死,良狗烹”。
    成语出处:
    《东周列国志》第八三回:“吾闻‘狡兔死而良犬烹’。敌国如灭,谋臣必亡。”
    268

    居移气,养移体

    成语拼音:
    jū yí qì,yǎng yí tǐ
    成语解释:
    指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
    成语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269

    经一事,长一智

    成语拼音:
    jīng yī shì,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成语出处:
    《新编五代史平话 汉史》:“人有常言:‘遭一蹶者得一便,经一事者长一智。’”
    270

    经一失,长一智

    成语拼音: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
    成语解释:
    经:经历;智:智慧,聪明。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耳。”
    271

    君子爱人以德

    成语拼音:
    jūn zǐ ài rén yǐ dé
    成语解释: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爱:爱护;德:道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和帮助他人。指对人不偏私,不姑息
    成语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272

    借贼兵,赍盗粮

    成语拼音:
    jiè zéi bīng,jī dào liáng
    成语解释:
    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期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赍盗粮者也。”
    273

    君子不究既往

    成语拼音:
    jūn zǐ bù jiù jì wǎng
    成语解释: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究:追究;既往:已经过去的事情。道德高尚的人不追究已过去的事情
    成语出处:
    《柳暗花明》:“就是俗语说:君子不究既往嘛。何况咱们还是亲戚!”
    274

    君子成人之美

    成语拼音:
    jūn zǐ chéng rén zhī měi
    成语解释: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成:成全,帮助;美:好事。道德高尚的人成全别人的好事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75

    看得见,摸得着

    成语拼音:
    kàn dé jiàn,mō dé zhuó
    成语解释:
    指能看见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成语出处:
    276

    口惠而实不至

    成语拼音: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成语解释:
    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277

    可同患,难处安

    成语拼音:
    kě tóng huàn,nán chǔ ān
    成语解释:
    患:患难;处:相处,交往。只能共患难,不能同安乐。指忘恩负义的人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278

    可望而不可及

    成语拼音:
    kě wàng ér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
    成语出处:
    郭沫若《月蚀》:“可望而不可及的古之人,你们的鼓声透过了几千万重的黑幕,传达到我耳里来了!”
    279

    可望而不可即

    成语拼音:
    kě wàng é bù kě jí
    成语解释:
    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
    成语出处:
    唐·宋之问《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明·刘基《登卧龙山写怀二十八韵》:“白云在青天,可望不可即。”
    280

    可一而不可再

    成语拼音:
    kě yī ér bù kě zài
    成语解释:
    再:两次或第二次。指只可以做一次而不可以做第二次
    成语出处:
    明·归有光《菎山县倭寇始末书》:“劝借可暂而不可常,可一而不可再。”
    * 六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