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的成语 (511个)

    361

    送佛送到西天

    成语拼音:
    sòng fó sòng dào xī tiān
    成语解释:
    比喻做好事做到底。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姐姐原是为救安公子而来,如今自然送佛送到西天。”
    362

    使功不如使过

    成语拼音:
    shǐ gōng bù rú shǐ guò
    成语解释:
    使:用。使用有功绩的人,不如使用有过失的人,使其能将功补过。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索卢放传》:“太守受诛,诚不敢言,但恐天下惶惧,各生疑变。夫使功者不如使过,原以身代太守之命。”
    363

    三句不离本行

    成语拼音:
    sān jù bù lí běn háng
    成语解释:
    本行:个人从事的行业。形容一说话总要讲到自己从事的行业。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每到一处,开口三句话不离本行,立刻从怀里掏出捐冊来送给人看。”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我是业医的,你们不要笑我三句不离本行。”
    364

    杀鸡焉用牛刀

    成语拼音:
    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成语解释: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365

    士可杀不可辱

    成语拼音:
    shì kě shā bù kě rǔ
    成语解释:
    指士子宁可死,也不愿受污辱。
    成语出处:
    语出《礼记 儒行》:“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
    366

    死马当活马医

    成语拼音:
    sǐ mǎ dāng huó mǎ yī
    成语解释:
    比喻明知事情已经无可求药,仍然抱万一希望,积极挽救。也泛指做最后的尝试。
    成语出处:
    清 顾张思《土风录》第13卷:“知不可救,姑且医治曰‘死马当活马医’。”
    367

    生米煮成熟饭

    成语拼音:
    shēng mǐ zhǔ chéng shú fàn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0回:“等到生米煮成熟饭,他老人家也赖不到那里去了。”
    368

    生米做成熟饭

    成语拼音: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
    明 沈受先《三元记 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
    369

    生米作成熟饭

    成语拼音:
    shēng mǐ zuò chéng shú fàn
    成语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个当儿,珍姑娘的头是磕了,脸是开了,生米是作成熟饭了。”
    370

    三拳不敌四手

    成语拼音:
    sān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成语解释:
    比喻人少的敌不过人多的。
    成语出处:
    马烽《吕梁英雄传》第29回:“人家人多势众,有洋枪洋炮,就凭你们这几个民兵还能顶住?三拳敌不过四手呀!”
    371

    双拳不敌四手

    成语拼音:
    shuāng quán bù dí sì shǒu
    成语解释:
    一个人打不过众人。指寡不敌众
    成语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常言道,双拳不敌四手。”
    372

    上气不接下气

    成语拼音:
    shàng qì bù jiē xià qì
    成语解释:
    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七回:“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
    373

    伸手不见五指

    成语拼音:
    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成语解释: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374

    说时迟,那时快

    成语拼音:
    shuō shí chí,nà shí kuài
    成语解释:
    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375

    事实胜于雄辩

    成语拼音:
    shì shí shèng yú xióng biàn
    成语解释:
    事情的真实情况比喻雄辩更有说服力。
    成语出处:
    鲁迅《题记》:“现在拟态的制服早已破碎,显出自身的本相来了,真所谓‘事实胜于雄辩’。”
    376

    生同衾,死同穴

    成语拼音:
    shēng tóng qīn,sǐ tóng xué
    成语解释:
    衾:被子。生时共用一条被子,死后合一个坟墓。形容夫妻恩爱
    成语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我既委身于你,乐则同乐,忧则同忧;生同衾,死同穴。”
    377

    手无缚鸡之力

    成语拼音:
    shǒu wú fù jī zhī lì
    成语解释:
    连捆绑鸡的力气都没有。形容身体弱、力气小。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378

    士为知己者死

    成语拼音: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成语解释:
    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成语出处:
    《战国策 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379

    死无葬身之地

    成语拼音: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成语解释:
    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
    成语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天那,可怜害俺一家,死无葬身之地也。”
    380

    死无葬身之所

    成语拼音: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suǒ
    成语解释:
    葬:埋葬。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
    成语出处:
    鲁迅《而已集·答有桓先生》:“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
    * 六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