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的成语 (786个)

    661

    招摇过市

    成语拼音:
    zhāo yáo guò shì
    成语解释:
    大摇大摆地走过大街。比喻故意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显示声势;惹人注意。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662

    政由己出

    成语拼音:
    zhèng yóu jǐ chū
    成语解释:
    政令由一己发出。指把持大权,独断专行。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项羽本纪》:“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
    663

    瞻云就日

    成语拼音:
    zhān yún jiù rì
    成语解释:
    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后多比喻得近天子。
    成语出处:
    ·五帝本纪》:“就之如日,望之如云。”
    664

    忠言逆耳

    成语拼音:
    zhōng yán nì ěr
    成语解释: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留侯世家》:“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665

    邹衍谈天

    成语拼音:
    zōu yǎn tán tiān
    成语解释:
    ·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
    成语出处:
    ·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666

    左萦右拂

    成语拼音:
    zuǒ yíng yòu fú
    成语解释:
    左收卷,右拂拭。比喻轻而易举,或技艺精湛。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楚世家》:“若夫泗上十二诸侯,左萦而右拂之,可一旦而尽也。”
    667

    中原逐鹿

    成语拼音:
    zhōng yuán zhú lù
    成语解释:
    中原:古代指我国中部;跟边疆相对而言;逐:追逐;鹿:比喻政权或争逐的对象。旧时比喻群雄在中原争夺天下;也作“逐鹿中原”。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668

    遵厌兆祥

    成语拼音:
    zūn yàn zhào xiáng
    成语解释:
    谓遵循预兆行事。
    成语出处:
    ·田敬仲完世家论》:“田乞及常所以比犯二君,之齐国之政,非必事势之渐然也,盖若遵厌兆祥云。”
    669

    诸子百家

    成语拼音:
    zhū zǐ bǎi jiā
    成语解释:
    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各种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后用来对我国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670

    舟中敌国

    成语拼音:
    zhōu zhōng dí guó
    成语解释:
    同船的人都成的敌人。比喻大家反对,十分孤立。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孙子吴起列传》:“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671

    朝奏暮召

    成语拼音:
    zhāo zòu mù zhào
    成语解释:
    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
    成语出处:
    语出《 平津侯主父列传》:“扞主父偃呴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
    672

    助纣为虐

    成语拼音:
    zhù zhòu wéi nüè
    成语解释:
    帮助坏人干坏事(纣:商朝末年的暴君商纣王;虐:暴行)。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留侯世家》:“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
    673

    作作有芒

    成语拼音:
    zuò zuò yǒu máng
    成语解释:
    作作:光芒四射的样子。形容光芒四射。也比喻声势显赫。
    成语出处:
    ·天官书》:“岁阴在酉,星居午。……作作有芒。”
    674

    沾沾自喜

    成语拼音:
    zhān zhān zì xǐ
    成语解释:
    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675

    博闻强

    成语拼音:
    bó wén qiáng jì
    成语解释: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忆力强。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八卷:“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而守之以浅者不隘。”
    676

    博闻强识

    成语拼音:
    bó wén qiáng zhì
    成语解释:
    闻:见闻;识:。见闻学识广博;忆力强。也作“博闻强”、“博闻强志”。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 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677

    亡国之音

    成语拼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成语解释: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678

    不值一钱

    成语拼音:
    bù zhí yī qián
    成语解释:
    比喻毫无价值。
    成语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台省 御大夫被论》:“此两公俱以直臣起家致大位,晚途遭诟,不值一钱,宪体至是扫地矣。”
    679

    嫁祸于人

    成语拼音:
    jià huò yú rén
    成语解释: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成语出处:
    《南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680

    流言蜚语

    成语拼音:
    liú yán fēi yǔ
    成语解释: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成语出处:
    《明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 史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