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的成语 (379个)

    321

    言近指远

    成语拼音:
    yán jìn zhǐ yuǎn
    成语解释:
    见“言近旨远”。
    成语出处:
    语出《·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孙奭疏:“言辞之近而指意远者,乃为善言者也。”
    322

    盈科后进

    成语拼音:
    yíng kē hòu jìn
    成语解释:
    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成语出处:
    ·离娄下》:“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323

    逾墙窥隙

    成语拼音:
    yú qiáng kuī xì
    成语解释:
    指男女偷情。
    成语出处:
    语出《 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324

    逾墙钻穴

    成语拼音:
    yú qiáng zuàn xué
    成语解释:
    亦作“逾墙钻蠙”。亦作“逾墙窥蠙”。语本《·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后以“逾墙钻穴”指男女偷情。
    成语出处:
    语出《·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325

    一人敌

    成语拼音:
    yī rén dí
    成语解释:
    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成语出处:
    语出《 梁惠王下》:“夫抚 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326

    引首以望

    成语拼音:
    yǐn shǒu yǐ wàng
    成语解释:
    抬头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成语出处:
    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新五代史 唐臣传 郭崇韬》:“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327

    以文害辞

    成语拼音:
    yǐ wén hài cí
    成语解释:
    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成语出处: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朱熹集注:“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
    328

    用夏变夷

    成语拼音:
    yòng xià biàn yí
    成语解释:
    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成语出处:
    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329

    幼学壮行

    成语拼音:
    yòu xué zhuàng xíng
    成语解释:
    幼时勤于学习,壮年施展报负。
    成语出处:
    梁惠王二》:“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330

    渊鱼丛爵

    成语拼音:
    yuān yú cóng jué
    成语解释:
    ·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后以“渊鱼丛爵”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
    成语出处:
    ·离娄上》:“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331

    以羊易牛

    成语拼音:
    yǐ yáng yì niú
    成语解释: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成语出处:
    ·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332

    一肢半节

    成语拼音:
    yī zhī bàn jié
    成语解释: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成语出处:
    明·袁宗道《读》:“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
    333

    运之掌上

    成语拼音:
    yùn zhī zhǎng shàng
    成语解释:
    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成语出处:
    《齐桓晋文之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公孙丑上》:“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34

    众楚群咻

    成语拼音:
    zhòng chǔ qún xiū
    成语解释:
    指众多的楚国人共同来喧扰。后指众多外来的干扰。
    成语出处:
    语出《 滕文公下》:“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335

    至大至刚

    成语拼音:
    zhì dà zhì gāng
    成语解释: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成语出处:
    ·公孙丑上》:“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36

    坐而待旦

    成语拼音:
    zuò ér dài dàn
    成语解释: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成语出处: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337

    造言生事

    成语拼音:
    zào yán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
    捏造虚言以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
    ·万章上》:“好事者为之也。”宋·朱熹集注:“好事,谓喜造言生事之人也。”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只消说他造言生事,顶名告他一状,不怕不拿大锭大帛出来买静求安。”
    338

    邹衍谈天

    成语拼音:
    zōu yǎn tán tiān
    成语解释:
    《史记·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
    成语出处:
    《史记·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339

    沾沾自好

    成语拼音:
    zhān zhān zì hǎo
    成语解释:
    犹言沾沾自喜。
    成语出处:
    明·袁宗道《读〈〉》:“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
    340

    民贼独夫

    成语拼音:
    mín zéi dú fū
    成语解释:
    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成语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
    * 孟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