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的成语 (379个)

    341

    不肖

    成语拼音:
    bù xiào zǐ sūn
    成语解释:
    不肖:不像。不像祖宗、父辈的贤良孙。指品行不好;不能继承先辈事业和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孙。
    成语出处:
    宋 邵雍《盛衰吟》:“克肖孙,振起家门;不肖孙,破败家门。”
    342

    丢盔弃甲

    成语拼音:
    diū kuī qì jiǎ
    成语解释: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成语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
    343

    抱关击柝

    成语拼音:
    bào guān jī tuò
    成语解释:
    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 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344

    不经之谈

    成语拼音:
    bù jīng zhī tán
    成语解释:
    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
    成语出处:
    晋 羊祜《诫书》:“无传无经之谈,无听毁誉之语。”
    345

    成仁取义

    成语拼音:
    chéng rén qǔ yì
    成语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成语出处:
    先秦 孔《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46

    独行其是

    成语拼音:
    dú xíng qí shì
    成语解释:
    是:对的。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只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
    成语出处:
    茅盾《夜》七:“美国还不能在世界上独行其是,尤其在东方,他有两个劲敌。”
    347

    好事之徒

    成语拼音:
    hào shì zhī tú
    成语解释:
    好:喜欢;事:生事,多事。指喜欢多事或好管闲事的人
    成语出处:
    《孔丛 答问》:“则世多好事之徒,皆非之罪也。”
    348

    养生送死

    成语拼音:
    yǎng shēng sòng sǐ
    成语解释:
    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
    349

    斩钉截铁

    成语拼音:
    zhǎn dīng jié tiě
    成语解释: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成语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350

    败材伤锦

    成语拼音:
    bài cái shāng jǐn
    成语解释:
    败:破旧,腐烂;伤:妨碍;锦:丝织品的类名。用破败的材料会伤害美好的锦缎。比喻用人不当会伤害国家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败材伤锦,所宜至虑。”
    351

    拔苗助长

    成语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成语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成语出处: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352

    不远万里

    成语拼音:
    bù yuǎn wàn lǐ
    成语解释: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成语出处:
    晋 王嘉《拾遗记》第六卷:“门徒来学,不远万里。”
    353

    裁长补短

    成语拼音:
    cái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
    裁:剪裁。指吸收别人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成语出处: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下卷:“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
    354

    持筹握算

    成语拼音:
    chí chóu wò suàn
    成语解释:
    原指筹划,后称管理财务。
    成语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妇持筹握算,日致丰盈,可弃仰成而已。”
    355

    曾经沧海

    成语拼音:
    céng jīng cāng hǎi
    成语解释:
    曾经:以前经历过;沧海:大海。曾经见过大海。后比喻人见过大世面;眼界很高。
    成语出处:
    唐 元稹《离思》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356

    赤县神州

    成语拼音:
    chì xiàn shén zhōu
    成语解释:
    中国的别称。
    成语出处:
    金 元好问《四哀诗 李钦叔》:“赤县神州坐陆沉,金汤非粟祸侵寻。”
    357

    吊民伐罪

    成语拼音:
    diào mín fá zuì
    成语解释:
    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成语出处:
    《宋书 索虏传》:“兴云散雨,慰大旱之思;吊民伐罪,积后己之情。”
    358

    翻然改进

    成语拼音:
    fān rán gǎi jìn
    成语解释:
    翻然:很快而彻底地改变。形容转变很快;很彻底;进步很大。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不是采取排斥态度,而是采取规劝态度,使之翻然改进,弃旧图新。”
    359

    孤家寡人

    成语拼音:
    gū jiā guǎ rén
    成语解释:
    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成语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为这件事,连吓带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变了孤家寡人了。”
    360

    高楼大厦

    成语拼音:
    gāo lóu dà shà
    成语解释:
    指高大豪华的房屋建筑
    成语出处: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亲戚同高楼大厦,朋友共肥马轻车。”
    * 孟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