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子的成语 (379个)

    361

    荒诞不经

    成语拼音:
    huāng dàn bù jīng
    成语解释:
    荒诞:荒唐离奇;极不真实;不经:不合正常的情理。形容说话荒唐;毫无根据。
    成语出处:
    明 张岱《家传》:“与人言多荒诞不经,人多笑之。”
    362

    晖光日新

    成语拼音:
    huī guāng rì xīn
    成语解释:
    指进德修业不懈,日日更新
    成语出处:
    《隶释 汉度尚碑》:“令闻弥崇,晖光日新。”
    363

    旱苗得雨

    成语拼音:
    hàn miáo dé yǔ
    成语解释:
    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
    成语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
    364

    截长补短

    成语拼音:
    jié cháng bǔ duǎn
    成语解释:
    截:切断。把长的切下来接补短的。
    成语出处:
    宋 度正《条奏便民五事》:“旧城堙废之余,截长补短,可得十之五,为工约二万余工。”
    365

    洁身自好

    成语拼音:
    jié shēn zì hào
    成语解释: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成语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366

    力倍功半

    成语拼音:
    lì bèi gōng bàn
    成语解释: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出处: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367

    匹夫之勇

    成语拼音:
    pǐ fū zhī yǒng
    成语解释:
    指不用智谋单凭个人的勇力。
    成语出处:
    《国语 越语上》:“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也。”
    368

    日以继夜

    成语拼音:
    rì yǐ jì yè
    成语解释: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
    《国语 吴语》:“孤日夜相继,匍匐就君。”
    369

    舍己从人

    成语拼音:
    shě jǐ cóng rén
    成语解释: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成语出处:
    《尚书 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
    370

    舍近求远

    成语拼音:
    shě jìn qiú yuǎn
    成语解释:
    舍:放弃;求:追求。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
    成语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371

    市井之徒

    成语拼音:
    shì jǐng zhī tú
    成语解释:
    徒:人(含贬义)。旧指做买卖的人或街道上没有受过教育的人。
    成语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三百余人,皆里巷市井之徒,胁肩谄笑之辈。”
    372

    守身如玉

    成语拼音:
    shǒu shēn rú yù
    成语解释:
    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
    成语出处: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373

    死于非命

    成语拼音:
    sǐ yú fēi mìng
    成语解释:
    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成语出处:
    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一卷:“人有三死而非命也者,自取之也。”
    374

    为丛驱雀

    成语拼音:
    wèi cóng qū què
    成语解释:
    丛:丛林;驱:赶。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成语出处: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关门主义‘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把‘千千万万’和‘浩浩荡荡’都赶到敌人那一边去,只博得敌人的喝采。”
    375

    行若无事

    成语拼音:
    xíng ruò wú shì
    成语解释:
    指人在紧急关头;态度镇静;毫不慌乱。有时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若:好像。
    成语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万太尊说罢,行若无事。”
    376

    于今为烈

    成语拼音:
    yú jīn wéi liè
    成语解释:
    某件事过去已经有过,现在更加厉害。
    成语出处:
    鲁迅《华盖集 论辩的魂灵》:“党同伐异之风,于今为烈。”
    377

    易如反掌

    成语拼音:
    yì rú fǎn zhǎng
    成语解释:
    像翻转手掌一样;比喻做事很容易。
    成语出处: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如反掌,安于泰山。”
    378

    以身殉职

    成语拼音:
    yǐ shēn xùn zhí
    成语解释:
    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
    成语出处:
    《梁书 韦粲传》:“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职。’”
    379

    坐以待旦

    成语拼音:
    zuò yǐ dài dàn
    成语解释:
    旦:天亮。坐着等待天亮。比喻勤勉。
    成语出处:
    《尚书 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旁求俊彦。”
    * 孟子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