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字是田的成语 (16个)

    1

    尺宅

    成语拼音:
    cùn tián chǐ zhái
    成语解释:
    比喻微薄的资产。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游罗浮山》诗:“玉堂金马久流落,寸尺宅今谁耕。”
    2

    力穑

    成语拼音:
    fú tián lì sè
    成语解释:
    服:从事;穑:收获谷物。指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成语出处:
    《尚书·盘庚上》:“若农服力穑,乃亦有秋。”
    3

    沃地

    成语拼音:
    féi tián wò dì
    成语解释:
    肥沃的土地
    成语出处: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
    4

    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成语拼音: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
    成语解释:
    比喻避嫌疑。同“瓜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出处: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5

    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拼音: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
    成语解释:
    经过瓜,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成语出处: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6

    李下

    成语拼音:
    guā tián lǐ xià
    成语解释:
    经过瓜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
    成语出处:
    晋 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李下之讥。”
    7

    之嫌

    成语拼音:
    guā tián zhī xián
    成语解释:
    犹瓜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成语出处:
    明 李贽《与耿克念书》:“我欲来已决,然反而思之,未免有瓜之嫌。”参见“瓜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8

    出玉

    成语拼音:
    lán tián chū yù
    成语解释:
    :地名,在陕西省。比喻名门出贤子弟
    成语出处:
    《宋书·谢庄传》:“太祖见而异之,谓尚书仆射殷景仁、领军将军刘湛曰:‘蓝出玉,岂虚也哉!’”
    9

    生玉

    成语拼音:
    lán tián shēng yù
    成语解释: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蓝生玉,真不虚也。”
    10

    阳羡

    成语拼音:
    mǎi tián yáng xiàn
    成语解释:
    指辞官归隐。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菩萨蛮》词:“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
    11

    问舍

    成语拼音:
    qiú tián wèn shě
    成语解释:
    舍:房子。多方购买地,到处问询屋介。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问舍,言无可采。”
    12

    碧海

    成语拼音:
    sāng tián bì hǎi
    成语解释:
    同“桑沧海”。
    成语出处: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碧海须臾改。”
    13

    沧海

    成语拼音:
    sāng tián cāng hǎi
    成语解释:
    :农。大海变成桑,桑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出处:
    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
    14

    刮地

    成语拼音:
    sǎo tián guā dì
    成语解释:
    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指干零杂农活
    成语出处: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刮地,做个佣工。”
    15

    夺牛

    成语拼音:
    xī tián duó niú
    成语解释: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成语出处:
    《左传·宣公十一年》:“‘牵牛以蹊人之,而夺之牛。’牵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夺之牛,罚已重矣。”
    16

    墨稼

    成语拼音:
    zhǐ tián mò jià
    成语解释:
    稼:种。以纸为良,以墨为稼穑。指勤于著述
    成语出处:
    宋·谢维薪《合璧事类》:“蔡洪赴洛,人问吴中旧业,曰:‘纸为锄耒,墨为稼穑,义理为丰年。’”
    * 第二个字是田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