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文正午牡丹原文(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译)

    1.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译

    一、译文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

    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就是正午时猫的眼睛。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晨和晚上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是善于研究古人笔下的意境啊!

    二、原文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善求古人笔意也。

    三、出处

    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

    扩展资料

    一、启示

    画家善于观察,才能画出常人所不见之处。而要想识画之妙,亦非善于观察不可。做任何事皆如此,岂止一画而已。

    二、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丈人,汉族,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北宋政治家、科学家。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熙宁变法,受王安石器重,历任太子中允、检正中书刑房、提举司天监、史馆检讨、三司使等职。

    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抵御西夏,后因永乐城之战牵连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绍圣二年(1095年),因病辞世,享年六十五岁。

    沈括一生致志于科学研究,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和卓越的成就,被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梦溪笔谈》,内容丰富,集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正午牡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沈括

    正午牡丹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正午牡丹文言文解释和原文,文言文正午牡丹的意思

    2.正午牡丹翻译文言文?

    正午牡丹

    【原文】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粗精。丞相正肃2113吴公与欧阳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善求古人笔意也。

    【译文】5261

    欧阳修先生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画的是一4102丛牡丹,牡丹下有一只猫,(欧阳修先生)不知道(一幅画的)优劣。丞相正肃吴公(吴育,谥号正肃)是欧阳修先生的1653亲家,他看到这幅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我是)根据什么来判明这是正午的牡丹的呢?画中的牡丹下垂散开萎靡无力而且颜色干燥,这是花在正午阳光直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这是正午是猫眼的样子。如专果有带露的(指早晨)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色泽滋润。猫的瞳孔在早上和晚上都是圆的,(随着)太阳渐渐移向正中间,猫的瞳孔就渐渐变属得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这就是善于研究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的人啊。

    文言文,正午,牡丹,原文

    3.正午牡丹文言文

    原文 藏书画者多取空名,偶传为钟、王、顾、陆之笔,见者争售,此所谓“耳鉴”。

    又有观画而以手摸之,相传以谓色不隐指者为佳画,此又在耳鉴之下,谓之“揣骨听声”。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其精粗[1]。

    丞相正肃吴公[2],与欧阳公姻家[3],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4]明之?其花披哆[5]而色燥[6],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7]如线,此正午猫眼也。

    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8]。猫眼早暮则晴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9]耳。”

    此[10]亦善求[11]古人笔意也。编辑本段译文译文 收藏书画的,大都喜欢捏造虚的名头,说偶然得到钟繇、王羲之、顾恺之、陆探微的手笔,见到的人争相购买,这就是平时所说的只凭耳闻,不重亲见的“耳鉴”。

    又有看画而用手抚摸画的,据说凭手指就能摸出颜色并辨别是不是好画,这种方法又在耳鉴之下了,称它叫“揣骨听声”。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

    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优劣。丞相吴育之是欧阳修的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

    根据什么来判断它(是正午的牡丹)呢?画中的牡丹萎靡无力,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

    猫的瞳孔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瞳孔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作的意境啊!编辑本段注解 本文选自《梦溪笔谈》。

    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1 尝:曾经。

    2 其下:牡丹丛下面。 其:指牡丹丛。

    3 精粗:精良和粗劣。这里指古画水平的高低。

    4 正肃吴公:即吴育,他谥号为正肃。 5 姻家:亲家 6 何以:即“以何”,凭什么,根据什么。

    7 明之:辨别它。 8 披哆:萎靡无力 9 燥:干燥。

    10 黑睛:瞳孔。 11求:探求 12 如线:像一条线。

    13 房: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 14 敛 :聚拢。

    15 泽 :光泽 16 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太阳渐渐移到正中,猫的瞳孔就渐渐变得狭长。 渐:渐中 17 此:指吴育说的话。

    18 善求:善于探求。 求: 探求。

    19笔意:这里是指绘画的乐趣。

    4.正午牡丹 古文翻译

    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面上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

    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精良和粗劣在什么地方。丞相吴育和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他看到这幅古画后说:“这是正午的牡丹。

    根据什么判断它呢?画中的牡丹张口开放,颜色干燥,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心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

    猫的眼珠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眼珠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吴育可谓善于探求古人绘画的乐趣啊。

    5.正午牡丹的译文

    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二十八:正午牡丹 图案:牡丹、猫。

    解题:牡丹,落叶灌木。品种很多,花大而艳丽,是著名观赏花。

    牡丹向来比作花中之王,具丰腴之姿、有富贵之态。无论摆设、入画,极富丽堂皇之致。

    又称「国色天香」。唐刘禹锡诗:「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初夏正午是牡丹开得最鲜艳之时。

    活到八九十岁的长寿老人,俗称「耄耋」。猫与「耄」谐音。

    画牡丹和猫隐寓福寿双全。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画有一丛牡丹花的古画 其下有一猫—:花丛下面有一只猫 未知其精粗: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水平怎样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亲家 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这幅画,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候的牡丹花. 何以明之:用什么来证明他呢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这花中的花瓣都散开着,而且颜色枯涩,没有光泽,这是太阳正中时候的花. 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之猫眼也:画中猫的黑眼珠眯着,好像一条线,这也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房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猫的眼珠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眼珠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这也就是古人善于探求绘画的乐趣啊。 寓意: 写文章作画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

    缺乏崇实的精神,就不能写出生命力长久的作品。

    6.跪求《正午牡丹》的全文翻译~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画有一丛牡丹花的古画 其下有一猫—:花丛下面有一只猫 未知其精粗: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的水平怎样 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丞相吴育与欧阳修是亲家 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一天看了这幅画,说,这画的是正午时候的牡丹花. 何以明之:用什么来证明他呢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这花中的花瓣都散开着,而且颜色枯涩,没有光泽,这是太阳正中时候的花. 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之猫眼也:画中猫的黑眼珠眯着,好像一条线,这也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有带露花,则房敛而色泽:如果是带有露水的花,那么花房是聚拢着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 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猫的眼珠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眼珠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这也就是古人善于探求绘画的乐趣啊。

    文言文正午牡丹原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