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节马文言文答案(《虎门节马》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1.《虎门节马》文言文翻译加注释
节马者,都督陈连升之马也。
庚子冬,沙角陷,公父子死之。 被叫做节马的,就是都督陈连升的马。
庚子年冬天,沙角沦陷,陈连升父子战死。 马为逆夷所获至香港,群夷饲之不食,近则蹄击。
马被(逆=悖逆,夷=外国人)英国人捕获送到了香港,英国人们喂它食物却不吃,(一旦有人)靠近就用蹄子踢击。 跨则堕摇,逆怒刀斫不从,放置香港山中,饲草亦不食,向沙滩北面悲鸣。
(有人)跨上去就摇晃要把人摔下来,被生气的英国人用刀砍也不服从,放养到香港山中,喂草也不吃,向沙滩北面悲鸣。 饲必以手捧之,若置地,则昂首而去,以其地为夷有也。
被喂食的话必须用手捧起食物,如果放在地上的话,马就会昂首离开,认为土地已经是外国人所有的了。 每华人围视,指为陈公马,即泪涔涔下; 每次有华人围着看,指着它说是陈都督的马,它就潸然泪下; 或呼能带归,亟摇尾随之,然逆终不肯放还,以致饥饿骨立,犹守节不变。
有人说能带它回到清国,它就急迫地摇尾巴跟上去,然而英国人始终不肯放它回去,以至于它一直挨饿、形销骨立,但仍然坚守着节操不变。 道光壬寅四月,马卒于香港。
道光皇帝在位的壬寅年四月,马死于香港。 如果有需要解释的实词请追问。
2.求虎门节马的译文
翻译:
有一个叫做节马的马,是都督陈连升的马。庚子年的冬天,沙角沦陷,陈连升父子两人战死。马被英军捕获。马到了香港,英国人喂它食物它却不吃,有人靠近它就用蹄子攻击。英军跨上马,马就摇晃着把人摔下来,英军为此感到愤怒用刀砍,马也不服从。
英军把马放养到香港的山里,马连草也不吃,对着沙滩北面悲伤地鸣叫;喂食给马的人必须用手捧起食物,如果把食物放在地上的话,马就昂首离开,认为土地已经是外国人所有的了。
每当有中国人围着看马,指着它说是陈都督的马,马立刻就潸然泪下;有人呼唤着马,说能带着它回去,马就急忙摇着尾巴追随他。
然而英军始终不允许放马回中国,以至于马一直挨饿、形销骨立,仍然坚守着节操从不改变。道光皇帝在位的壬寅年四月,马在香港死了。
扩展资料:
道光二十年(1841年)冬,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侵略军偷袭了大角和沙角炮台,大角炮台失守,部分官兵退至沙角炮台继续抵抗,沙角炮台被英侵略军攻陷,守将陈连升父子奋力抵抗,壮烈牺牲。
陈连升所骑的黄骠马,被掠至香港,侵略者“饲之不食;近则蹄击,跨则堕摇”,“刀砍不从”,常“向沙滩北面(虎门方向)悲鸣”,“见华人辄垂泪”,“以致忍饥骨立”,于道光二十二年绝食死去。战马的气节如忠义之士一样高洁,所以它被誉为“节马”。后人为了纪念它,特修立了“节马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