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路人用文言文(文言文中常见的见面礼用词)
1.文言文中常见的见面礼用词
二人见面称 “你好”、“您好”。(回称:“你好”、“您好”)
初次见面称 “久仰”。(回称:“久仰”)
久别重逢称 “久违”。(回称:“久违”、“好久不见”)
看望他人称 “拜访”。(回称:“别客气”)
客人到来称 “欢迎”、“请进”。(回称:“打扰”)
客人进门称 “请进”。(回称:“谢谢”)
敬茶待客称 “请用茶”。( 回称:“谢谢”)
招待远客称 “洗尘”、“接风”。(回称:“不必”)
望客亲临称 “望移玉趾”。(回称:“遵命”)
瞩客亲至称 “欢迎光临”、“惠然肯来”。(回称:“从命”)
陪同客人称 “奉陪”。(回称:“不客气”)
中途退走称 “失陪”。(回称:“请便”)
客人归去称 “告辞”。(回称:“怠慢”、“对不起”)
送客出门称 “慢走”、“走好”。(回称:“留步”)
与客握别称 “再见”、“有空多来”。(回称:“再见”)
受人之赐称 “谢谢”、“感谢”。(回称:“不谢”)
受人深恩称 “雨露之恩”。(回称:“不敢当”)
谢人恩泽称 “河润”。(回称:“过奖了”)
感救命恩称 “再造”、“没齿不忘”。(回称:“应该做的”)
感德难忘称 “铭心镂骨”。(回称:“不必”)
知恩必报称 “结草衔环”。(回称:“不敢当”)
请人看稿称 “阅示”、“阅批”。(回称:“拜读”)
请人改稿称 “斧正”。(回称:“班门弄斧”)
请人评论称 “指教”、“指点”。(回称:“互相学习”)
请人指路称 “请问”、“借问”。(回称:“请讲”)
请人解惑称 “指导”、“赐教”。(回称:“共商”)
受人教导称 “茅塞顿开”。(回称:“过奖”)
受人益言称 “药石”、“箴规”。(回称:“过奖”)
求人办事称 “拜托”、“鼎助”。(回称:“应该”、“照办”)
请求解难称 “恳求”、“恳请”。(回称:“尽力”、“效劳”)
请人回信称 “敬祈示复”。(回称:“遵嘱”)
谢人寄信称 “辱承华翰”。(回称:“过奖”)
央人协助称 “麻烦”。(回称:“不麻烦”)
麻烦他人称 “打扰”。(回称:“没打扰”)
请人原谅称 “包涵”、“海涵”。(回称:“好说”)
望人恕罪称 “宽宥”。(回称:“好说”)
伴人受益称 “借光”。(回称:“没有、没有”)
伴人享受称 “伴福”。(回称:“那里、那里”)
谢人致问称 “多蒙寄声”。(回称:“应该”)
赞襄其事称 “玉成”。(回称:“办得不周”)
托人这事称 “借重鼎言”。(回称:“过奖”)
贺人荣归称 “锦旋”。(回称:“过奖”)
称人生日称 “初度之辰”。(回称:“何劳挂齿”)
献人年高称 “齿德俱尊”。(回称:“年老无用”)
贺人喜庆称 “恭喜”。(回称:“谢谢关心”)
自谦礼少称 “献芹”、“菲仪”。(回称:“厚贶”)
不受债赠称 “反壁”。(回称:“微忱勿却”)
送行之礼称 “赆仪”。(回称:“何劳破费”)
吊唁之礼称 “奠仪”。
结婚之礼称 “喜仪”。
留位待贤称 “虚左以待”。(回称:“不敢高攀”)
物归原主称 “完璧归赵”、“璧还”。(回称:“非常感谢”)
借物归还称 “奉还”。(回称:“领收”)
赞人貌美称 “冠玉”。(回称:“不敢当”)
出人群者称 “巨擘”。(回称:“过奖了”)
你我同心称 “金兰”。(回称:“应该”)
事有奇缘称 “三生有幸”。(回称:“天与人赐”)
自提意见称 “浅见”、“肤见”。(回称:“高见”)
代人作事称 “代庖”。(回称:“劳驾”、“费心”)
2.引路人 阅读答案 是什么
鞭策:意思:原意表示用鞭和策赶马。现比喻促使、督促。
思绪万千: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情绪处于徘徊中,容易感慨。
而在学习做人的道路上他却是我很好的引路人。
表现在:而老伯伯的脚步停了,慢慢蹲下身子,轻声说:“也许还会有人从这儿走的。”和“不,我的手已经脏了,你就别沾手了。”
因为作者从老人的眼中,看出了老人美好的心灵,它引导我在成长的道路上懂得怎样做人,教我做一个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的人。
自己做的。^-^,错了别怪我哦。
3.引路人 答案
以下答案你参考下
答案:
1、①鞭策:比喻严格督促使进步。
②思绪万千:思想的头绪很多。
2、第一段(1)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件小事,它教我做一个时刻为别人着想的人。
第二段(2—5)要下雨了,盲人伯伯在回家的路上把开着的井盖盖好。
第三段(6)这件事永远鞭策着我,鼓励我前进。
3、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他却是我的引路人。
4、我险些被开着的井盖绊倒,想绕着走,而盲人伯伯怕再绊倒别人,就摸着盖井盖。我蹲下要帮他,他说:“不,我的手已经脏了,你就别沾手了。”于是他自己把井盖盖好盖严。
5、因为作者被盲人伯伯时时刻刻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所感动,觉得在人生的道路上盲人伯伯的眼睛是明亮的。
4.文言文翻译
从南走二里,过第二道峡的南面,有一个村子在路的右边,这个村子的名字叫做波罗村。它的西面山脚有一个地名叫蝴蝶泉,所说这个地方很特别,我听到这种说法已经很长时间了,到这里后得到了当地人指路向西,于是就令随从先去三塔寺,投宿舍在和尚庙中,而我一个人骑马从村子南面往山脚方向奔去。
半里,有泉山发出悦耳的声音,我顺流而上,然后又从西边走,又过半里,到达山脚下。有合抱的大树,靠山崖而立,下面有泉水,从东面冲刷着树干而流出来,清得可以用来照镜子。向东一点,下面又有一棵小树,也有一眼山泉,也漱根而出。两眼山泉汇成了方圆一丈左右的沼泽,马上顺流而上。泉上的大树,一到四月初就开花像蝴蝶一样,触角和翅膀栩栩如生,像真的一样。同时又有成千上万的真蝴蝶,触角和脚相连,从树稍倒挂下来,一串的直到泉水的水面上,各种颜色很好看。流人都是从这个月(四月)结伴而来观赏这样的异景,一过了五月就不看了。
我在粤西面的三里城的时候,陆参戎这个人就向我提起过这个地方的奇特风景,到此地之后又因为时间太早而树没有开花。问当地的居民,有人说蝴蝶就是这种花变的,有人说因为花的样子和蝴蝶相似,所以把同类(蝴蝶)引来,不过还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
完了,希望能成为最佳答案。
5.鲍君文言文怎么翻译
原文: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译文:
从前有个人设下了绳网用来捕捉獐子,抓住了一头獐,主人没发现.一个过路的人偷走了獐。(过路人)想想觉得太不好意思,就把带着的咸鱼放一条在网里后离开。原来的主人回来后,(看见)放在那里的绳网中放着腌鱼,觉得很奇怪认为这是神,不敢拿回去。村里人就在此建了个祠庙,称为"鲍君",后来很多人都信奉这个庙的鲍君,有病的人求鲍神后偶然好了,就更说这神特别灵。七八年后,那个当初往网里放腌鱼的人经过祠庙,问是怎么回事,村人就如实告诉了他。这人说,"这是我的咸鱼呀!哪里有什么神灵啊!"于是这件事就平息了。
字词解释:
1.罝(音:jū):捉兔子的网,泛指捕野兽的网;
2.窃取:偷取。
3:故:原因;别人祭拜鲍君的原因。
4.鲍鱼:这里指用盐腌渍的鱼。
5.去:离开。
6.或:有时。
7.具:详细。
8.息:平息。
9.怪:以…为怪。
10.何神之有:即“何神有之”。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际意义,道理。
11.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这是我放的咸鱼,哪有什么神啊?
12.持:拿着;握着;抓着。
13.愈:(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