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功成身退的文言文(文言文表示“退休”的词语有哪些?)
1.文言文表示“退休”的词语有哪些?
告老还乡 [gào lǎo huán xiāng] [释义] 年老辞职,回到家乡。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西京洛阳县有一官人,姓刘名弘敬,字元普,曾任过青州刺史,六十岁上告老还乡。” 功成身退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释义] 身:自身,自己。
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解甲归田 [jiě jiǎ guī tián] [释义] 解:脱下;甲:古代将士打仗时穿的战服。 脱下军装,回家种地。
指战士退伍还乡。 衣锦昼行 [yì jǐn zhòu xíng] [释义] 穿了锦绣衣裳在白天出行。
旧时形容在本乡做官,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乡,荣耀异常。同“衣绣昼行”。
[出处] 宋·叶适《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大父康伯,相高宗,值逆亮送死,竭臣子力,赖累圣威灵,幸而破虏。临内禅,特诏定第,自请退休,得守乡社。
都人称赞曰:‘所谓衣锦昼行者也。’”衣锦还乡 [yī jǐn huán xiāng] [释义] 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
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2.
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 《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示例 看他前九首,便是一位努力从王之人,而以功成不居终之。(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六)
反义词:居功自傲 近义词:功成身退,劳不矜功。 此成语也来描写人物谦虚。
描写人物谦虚的成语: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虚怀若谷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老子提出辨证的政治主张,他认为天下人知道美与丑对立,有和无对立相生。圣人治国知道有为和有所不为,采取无为政策;知识有教则有不教,行不言的教育。万物各有所为,圣人不去掌握,事功告成,圣人功成不居,人们归功于他
3.请问,古文中,哪些有典故的词,表示"归隐"或者"淡泊""不问世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
千载庭前柏子香,源源泉水涌琼浆。
我来不作寻常见,瓦砾堆中坐道场。
古殿依然对远山,青龙白虎护禅关。
一池甘露流不竭,化作春风育世间。
残碑历历卧堂前,尽是前贤未了缘。
世道人心多变化,祖宗家业付狼烟。
毁寺驱僧忆昔年,庐居火籍事连连。
欣逢鼎革还仁政,又听禅门法语宣。
荒凉古寺锁炊烟,不见僧归五十年。
寄语堂前新衲子,山门有望续薪传。
七十残年事若何?萧萧白发一南柯。
余生好作归家计,且结茅庵送逝波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功成名遂身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功成身退出自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是劝人不居功自傲,不贪天之功.
成语 功成身退
发音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解释 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出处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示例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补充:
遂 #suí
【释义】顺心;如意:半身不遂。
===================关于这个字的更多的信息=================
遂
(形声。从辵
同本义
遂,亡也。――《说文》
行,往
遂,往也。――《广雅·释诂一》
不能遂。――《易·大壮》
遂贤良。――《礼记·月令》
又如:遂行(通行;顺适地进行)
称心如意;使得到满足
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唐·李中碧《庐山》
王吉曰: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又如:遂怀(遂愿);遂隐(满足隐遁的愿望);遂初(旧时辞去官职,实现隐退的本愿)
顺利地完成;成功
上无乏用,百事乃遂。――《礼记·月令》
四者无一遂。――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令
遂suí顺,听从使唤:半身不~(身体一侧瘫痪)。
遂suì
⒈顺,如意:~心。~愿。
⒉成功:已~。
⒊就,于是:乃拙地,~得水。按摩后,腰痛~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