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眉毛文言文(描写眉的词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寓意?)

    1.描写眉的词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寓意?

    须眉意谓男子的阳刚之气。

    古人以胡须眉毛浓密为男 子的阳刚美,并能展其气魄,也作男子的代称。 剑眉意谓眉毛横直而末尾翘起略呈剑形。

    一般形容男 子帅气、英武。 娥眉意谓女子细长而弯的眉毛。

    佳人的代称,象征女性 姿容美好。 美眉意谓眉毛秀美。

    《黄帝内经•灵枢•阴阳二十五 人》:“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眉有毫毛。”代指女性。

    龙眉意谓眉毛弯弯浓密。古人认为才华超群拔萃。

    清秀眉意谓眉毛清异秀出。与“眉清目秀”含义相近。

    一字眉意谓眉毛一横状。被认为有自信、青春和活泼。

    八字眉意谓眉毛两边弯度对称。 被认为独立,精力 充沛。

    新月眉意谓眉毛清高秀气,且长。《相理衡真》:“眉如 初月,聪明超越。”

    柳叶眉意谓眉毛粗而尾弯,尾部呈不规则的角状,像春 柳的叶片。古人认为有忠义之相。

    春山眉意谓眉毛像翠峰那样蔼然。古人认为此相平易 近人。

    卧蚕眉意谓眉毛清秀弯长,头尾略细,中间略粗,像平卧 的蚕。 古人认为此相生性机灵,机谋深远,才思高绝。

    眉秀疏长意谓眉毛秀展,有一定的疏落但有长度。语出 清•曾国藩《冰鉴》。

    古人以眉为两目之华盖,疏而秀、平而 阔、秀而长者聪明。 眉如弯弓意谓眉毛弯长有势,像拉开来的一张弓。

    《相 理衡真》:“眉如弯弓,衣食不穷。 ”“眉如弯弓,性善不雄。”

    眉清有彩意谓眉毛清朗有神采。《相理衡真》:“眉清有 彩,孤腾清高。”

    双分入鬓意谓两边眉毛都能延伸至鬓发,宽广清长。古人认为此相聪俊、才高,寿长。

    亦作“翠眉入鬓”、“眉角入鬓”。 眉毛长垂意谓眉毛长而往下垂。

    古人认为是高寿之相。 眉长过目意谓眉毛横贯超过双眼。

    古人认为是忠直福 禄之相。 眉清高长意谓眉毛清爽,又高又长。

    古人认为是声名远 扬之相。 眉秀神和意谓眉毛长得秀气,神态和合。

    古人认为是得 享清福之相。 眼睛的窗帘意谓眉毛在眼睛的上方,有保护眼睛的功能。

    乘风翔舞之势眉相生动有神采,宛如凤、龙在乘风翱翔 起舞。 清•曾国藩《冰鉴》:“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

    眉毛用文言文怎么说,形容眉毛的词语,形容眉毛的成语

    2.古代女人的所有眉毛的统称

    画眉在古代也叫扫眉。

    画眉给古典文学增加了许多有趣的典故,耐人寻味。 唐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他们都将画眉称为扫眉,大约因为古代女性画眉的工具是毛笔。

    古代文人又将有文才的女子称之为“扫眉才子”,如唐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明程嘉燧《阊门访旧作》:“扫眉才子何由见,一讯桥边女校书。”

    说到画眉,就不能不提到张敞画眉的典故,据《汉书。张敞传》记载:京兆尹张敞和妻子情深,妻子化妆时,他为妻子把笔画眉,被长安人笑为‘张京兆眉怃’,后来汉宣帝亲自过问这件事,张敞对曰:“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

    ”张敞的回答既巧妙又在情理之中,宣帝爱才,当然不会难为张京兆,从此又多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张京兆画眉实际上是画情,正因为如此,才为后人追慕。

    唐玄宗有首婉约的小令《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希望那个姑娘能嫁一个好郎君。元邵亨贞《沁园春》中写:“扫黛嫌浓,涂铅讶浅,能画张郎不自由。”

    大约是诗人效仿张郎给夫人画眉,却不得法反被嗔怨的自嘲。性情中人张潮自然不掩饰性情了:“大丈夫苟不能干云直上,吐气扬眉,便须坐绿窗前,与诸美人共相眉语,当晓妆时,为染螺子黛,亦殊不恶。

    ” 从古至今,爱美都是女子的天性,李商隐《无题》中写一个小女孩学大人化眉的稚态:“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等诗里的小女孩长大时,画眉除了自赏,也是为了让人欣赏。

    南朝子夜吴歌“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 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

    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咋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间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都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展现出最美的一面的意愿。 温庭筠词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

    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难免旧情难忘, 便给梅妃江采萍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却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回来,并复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看到后虽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后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随境迁。 徐士俊的《十眉谣》中有几句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

    山若欲语,眉亦应语 。” 谁说不是呢?古语讲“眉目传情”,眉目传送的自然也就是心里的私语,李清照《一剪梅》里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韦庄《女冠子》说:“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纳兰性德怀念亡妻的《齐天乐•洗妆台怀古》怕是关于画眉所表达的最凄凉的情话了“冷艳金消,苍苔玉匣,翻书十眉遗谱。”

    纳兰堪称张京兆的知己,尽管他们相隔了一千五百年。 眉语的语言 眉的确是能说话的。

    眉头凑在一起,愁眉苦脸,是忧虑,是深思;往两边分开,便是眉开眼笑和眉飞色舞。横眉表示生气,如果不止横眉,还眉毛乱抖,意味著愤怒之极。

    低眉当然是顺从。眉头一扬,是惊讶,也是怀疑。

    挤眉弄眼,那是在打招呼,也可能表示不屑…… 我们脸上的表情太丰富太微妙了,有时难以辨认,眉毛把它们放大,变得明确。 一个卖弄风情的女子不必做声,只要满眼含笑看著你,然后眉毛微微一扬,就布置下一个让你视死如归的陷阱。

    从这个意义说,眉妆的最高境界并非合乎时宜,也不在於衬托眼睛,弥补脸型的遗憾。其最高境界乃在於表情达意。

    “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伊州是曲词名。

    刘克庄说:风流的舞姬只顾了同情人眉语传情,舞错了曲拍都不知道。清人邹熊诗道:“……曲中眉语目传情,独光照面伴羞缩。

    朱门子弟易销,袖底金钱席上抛。”眉语挑情,最是难拒,人性如此。

    若问行人哪边去?眉眼盈盈处。 然而,眉毛既然是奢侈品,它的重要性就来自於文化。

    由於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完全找得到相反的例证。有不少人类群体并不 要眉毛。

    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很多部落便认为眉毛难看,拔得乾乾 ,连眼睫毛也在扫除之列。乔叟时代的英格兰时 女郎拔除眉毛,留下毫不修饰的两条眉脊。

    意大利也有这样的时代,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许多人以为那没有眉毛的少妇天下最美。 我不觉得。

    我还是喜欢一个眉眼盈盈的女子。 。

    文言文,眉毛,形容

    3.怎么形容一个美女用名言,文言文形容的越多越好,复制的也不要紧

    : 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瑰姿艳逸,仪静体闲。 形容美貌: 画中娇。

    姿色天然。占尽风流。

    一貌倾城。般般入画 皎若秋月。

    秀色可餐。夭桃浓李。

    艳色绝世。 月貌花容。

    名嫒美姝。风风韵韵。

    风流蕴藉。 芳菲妩媚。

    女中丈夫。出水芙蓉。

    端丽冠绝。 方桃譬李。

    百般难描。百年难遇。

    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

    芙蓉出水。国色天香。

    花颜月貌。 光艳逼人。

    瑰姿艳逸。绝色难求。

    绝色盖世。 绝一代之丽。

    绝代(色、世)佳人。耀如春华。

    莲花仙子。明艳端庄。

    明媚妖娆。面赛芙蓉。

    貌似天仙。 美不胜收。

    浓桃艳李。倾国倾城。

    琼姿花貌。秋水伊人。

    桃腮杏面。桃花玉面。

    莺惭燕妒。月里嫦娥。

    香娇玉嫩。妍姿俏丽。

    艳美绝伦。艳绝一时。

    艳美绝俗。香艳夺目。

    艳若桃李。 秀色可餐。

    香草美人。雪肤花貌。

    巫女洛神。天香(姿)国色。

    天生丽质。六朝粉黛。

    仙姿玉色。金枝玉叶。

    白璧无暇。桃羞李让。

    春半桃花。 秀靥艳比花娇。

    玉颜艳春红。 人面桃花,情致两饶。

    灿如春华,皎如秋月。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弱水三千,靓女如云。 普天壤其无俪,旷千载而特生。

    群芳难逐,天香国艳。 巴东有巫山,窈窕神女颜 。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新月如佳人,潋潋初弄月 委委佗佗美也,皆佳丽美艳之貌 。

    肤色: 薄粉敷面。半妆美人。

    盛颜仙姿 。微施粉泽。

    杏面桃腮。颜如渥丹。

    玉面淡拂。丹铅其面。

    傅粉施朱 。 点额寿阳。

    弄粉调朱。面(美)如冠玉。

    粉白黛绿。 脂粉污颜色。

    小白长红越女腮。 细润如脂,粉光若腻 。

    不施粉黛而颜色如朝霞映雪 。 眉毛: 点染曲眉。

    螓首蛾眉。红粉青蛾。

    紫芝眉宇。 淡扫蛾眉。

    眉似新月。眉清目秀。

    粉白黛黑。 修眉联娟。

    扫眉才女。眉目传情。

    眉目如画。 朗目疏眉。

    柳眉如烟。粉白黛绿。

    绀黛羞春华眉。 丽质仙娥生月殿。

    婉转双蛾远山色。 懒起画蛾眉,花面相交映 。

    眉将柳而争绿,面共桃而竞红。 黛眉开娇横远岫,绿鬓淳浓染春烟。

    眸球乌灵闪亮长眉连娟,微睇绵藐 。 经珠不动凝两眉,铅华销尽见天真 。

    眼睛: 暗送秋波。清眸流盼。

    含情凝睇。明眸皓齿。

    眸含秋水。双目澄澈。

    双瞳剪水。雾里看花。

    星眸微嗔。杏眼明仁。

    月眉星眼。明眸善睐 。

    临去秋波那一转 。 粉腮红润,秀眸惺忪。

    回眸一笑,百媚丛生 。 千朝回盼,万载流芳。

    水中望月,云边探竹。 顾盼生辉,撩人心怀 。

    牙齿: 贝齿。齿如含(齐、编)贝。

    皓齿星眸。素齿朱唇。

    嘴唇: 唇色朱樱一点。 绛唇映日。

    唇齿: 唇红齿白。 朱唇榴齿,的砾灿练。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头发: 风髻雾鬓 。

    云髻峨峨。斜抱云和 。

    双鬓隔香红。 绀发浓于沐。

    鬓云欲度香腮雪。 仰抚云髻,俯弄芳荣。

    笑容: 笑遗光。嫣然巧笑。

    一颦一笑。笑比褒姒。

    回顾千万,一笑千金 。 微晕红潮一线,拂向桃腮红 两颊笑涡霞光荡漾。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香气: 红袖添香。

    暗香袭人。芳馨满体 。

    芳香袭人。 粉妆玉琢。

    玉体香肌。兰熏桂馥。

    相携踏青,绣履遗香。 香簟爽眠,幽韵撩人。

    美人在时花满堂,至今三载闻余香。 颜如玉,气如兰。

    罗帷绮箔脂粉香 。 美人葺居,沉香亭北,百花槛栏,自是天葩故里。

    肌肤: 冰肌莹彻。柔弱无骨。

    珠圆玉润。圆润如玉。

    皓如凝脂。肌若凝脂,气若幽兰 。

    冰肌玉肤,滑腻似酥 。 —肌妙肤,弱骨纤形 。

    肌理细腻骨肉匀。 玉体迎风玉骨冰肌。

    柔心弱骨神清骨秀,香肌玉体玉骨冰肌 。 腰肢: 婀娜小蛮 。

    潘鬓沈腰。肩若削成,腰若约素 。

    回身举步,恰似柳摇花笑润初妍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手足: 纤纤玉手。

    手可生花。 凌波玉足 。

    修耳隆鼻 。修项秀颈。

    手如柔荑,颜如舜华 。 腕白肌红,细圆无节 折纤腰以微步,呈皓腕于轻纱 。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擢纤纤之素手,雪皓腕而露形 灯前目,被底足,帐中音 体态: 小巧玲珑。 娇小玲珑。

    空谷幽兰。楚楚动人。

    静如处女。仪静体闲。

    婷婷玉立。窈窕淑女。

    如花似玉。优雅闲适。

    掩映生姿。柔情绰态。

    窈窕无双。风流尔雅。

    丰姿绰约。娇嫩丰盈。

    丰盈窈窕。 丰姿冶丽。

    丰标不凡。千娇百媚。

    媚态如风。增娇盈媚。

    姣丽蛊媚。艳冶柔媚。

    妍姿妖艳。环肥燕瘦。

    粉藻其姿。 浓淡适中,修短合度。

    柔桡轻曼,妩媚纤弱。 冶容多姿鬓,芳香已盈路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 。

    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 。 长颦减翠,瘦绿消红(美人病之态) 。

    梨花带雨,蝉露秋枝(美人泣之态) 睡态醉态: 朦胧惺忪。 醉颜微酡。

    腮晕潮红,羞娥凝绿。 春光外泄。

    酒微醺,妆半卸。 金针倒拈,绣屏斜倚(美人懒之态) 轻云出岫。

    鬓云乱洒,酥胸半掩(美人睡态) 。 镜中貌,月下影,隔帘形,睡初醒。

    行动: 盈盈走来。丰姿尽展。

    舞态生风。倚栏待月。

    英姿飒爽 婀娜多姿。柔美飘逸。

    款步姗姗。袅袅娜娜。

    雍容雅步。湘纹飘逸。

    舞尽霓裳。 仪态万千(方)。

    身轻如燕。弱柳扶风。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步履轻盈,珊珊作响。

    踏五色祥云,捧灿烂花枝 。 翩若轻云出岫 。

    携佳人兮步迟迟腰肢袅娜似弱柳 。 娥娥理红妆,纤纤抬素手 。

    粉腻酥融娇欲滴 。风吹仙袂飘。

    4.求描写眉毛的有关诗句

    1、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代:温庭筠

    译文:懒得起来,画一画蛾眉,整一整衣裳,梳洗打扮,慢吞吞,意迟迟。

    2、湖光照侬双画眉,鬓边照见一茎丝。——明代宋元禧《西湖竹枝》

    译文:湖面反射的光线照应着你以眉笔修饰眉毛,鬓角的毛孔都看见了。

    3、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临江仙·寒柳》清代:纳兰性德

    译文:梦里又见当年和她幽会的情景,遂将愁思寄给西风,可是,再强劲的西风也吹不散我眉间紧锁的不尽忧愁。

    4、湖上女儿柳叶眉,春来能唱黄莺儿。——元代杨维桢《冶春口号七首》

    译文:湖边的美女长者柳叶一般的眉毛,在春天唱着歌好像黄莺一样美妙。

    5、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唐代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

    译文:眉毛就像刚发芽的柳叶,脸庞好像盛开的桃花。

    6、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宋代:苏轼

    译文:世上万事恍如一场大梦,人生经历了几度新凉的秋天?到了晚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响彻回廊里,看看自己,眉头鬓上又多了几根银丝。

    5.中国历代诗文有哪些关于眉毛的佳话

    人的一对眉毛,分别位于人的脸部两只眼睛的上方,是人身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眼睛一道构成最佳组合,很鲜明地体现一个人的形象、个性;该男或女相貌是否英俊、漂亮,也主要是看这个眉目的配合。

    眉毛可以美容、表情,反映人的复杂内心活动。 在中国从古到今的大量诗文中,许多都提到了眉毛,还留下了不少佳话。

    《旧唐书·酷吏传下·毛若虚》:“毛若虚,绛州太平人也。眉毛覆于眼,其性残忍。”

    苏轼《赠黄山人》诗:“面颊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见来乌。”宋朝刘克庄诗云:“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意思是说,风流的舞姬只顾了同情人眉语传情,连舞错了曲拍都不知道。曹禺《日出》第二幕:“她的眉毛是一条线,耳朵上悬着珠光宝气的钻石耳环。”

    “柳叶眉”、“剑眉”分别适用于女子和男子,。人的一对眉毛,分别位于人的脸部两只眼睛的上方,是人身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与眼睛一道构成最佳组合,很鲜明地体现一个人的形象、个性;该男或女相貌是否英俊、漂亮,也主要是看这个眉目的配合。

    眉毛可以美容、表情,反映人的复杂内心活动。 在中国从古到今的大量诗文中,许多都提到了眉毛,还留下了不少佳话。

    《旧唐书·酷吏传下·毛若虚》:“毛若虚,绛州太平人也。眉毛覆于眼,其性残忍。”

    苏轼《赠黄山人》诗:“面颊照人元自赤,眉毛覆眼见来乌。”宋朝刘克庄诗云:“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意思是说,风流的舞姬只顾了同情人眉语传情,连舞错了曲拍都不知道。曹禺《日出》第二幕:“她的眉毛是一条线,耳朵上悬着珠光宝气的钻石耳环。”

    “柳叶眉”、“剑眉”分别适用于女子和男子,是两种非常好看的眉毛。“蛾眉”也是一种美眉,常常是“螓首蛾眉”、“蛾眉皓齿”联用。

    但古代也将“蛾眉”用作绝代佳人的代称。屈原的《离骚》中描绘道“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宛转蛾眉马前死”以代杨贵妃。

    就连汉语中一些美丽的字眼和词汇,也是由“眉”组成,如“妩媚”、“狐媚”、“门楣”等。 唐朝温庭筠词中“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是写一个女子因无人欣赏,连自赏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是古代女性共有的心情。

    唐玄宗专宠杨贵妃后就冷落了其他妃子,但又难免旧情难忘,便给梅妃江采萍密赐了一斛珍珠以示歉意,谁料个性强烈的梅妃竟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并复诗一首:“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看到后虽然理解了梅妃哀怨后面的一片情愫,怎奈情随境迁,夫复何言? 眉与目经常是并列在一起的。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那么眉毛就是窗帘;如果说眼睛是人生的一幅画,那么眉毛就是画框;如果说眼睛是人的门户,那么眉毛就是眼睛的卫士。

    南朝宋鲍照《学古》诗:“嬛緜好眉目,闲丽美腰身。”清朝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朱某一婢,粗材也,稍长渐慧黠,眉目亦渐秀媚。”

    “眉目如画”比喻人(通常是女子)容貌端正秀丽,长得好看。它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援自还京师,数被进见。

    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我刚上大学那会,有一阵子热衷于写诗歌,也曾写过一首题为《眉目如画》的小诗。

    “眉目传情”指两个人(主要指一男一女)互相用眉目之间的微妙活动来传递深刻感情,与“暗送秋波”近义。它出自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3本第1折:“只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

    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清人邹熊诗亦云:“曲中眉语目传情,独光照面伴羞缩。”

    徐士俊的《十眉谣》中有几句很动人:“……双眉如许,能载闲愁。山若欲语,眉亦应语。”

    古语讲“眉目传情”,眉目传送的自然也就是心里的私语。李清照《一剪梅》里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韦庄《女冠子》说:“昨夜夜半,枕上分明梦见。

    语多时,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半羞还半喜,欲去又依依。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眉来眼去”也有类似意思,但多用于贬义,指男女勾搭成奸。

    它出自辛弃疾《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明朝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日渐情熟,眉来眼去,情不能已。”老舍小说《四世同堂》:“她即使在结婚和生儿养女以后,也不能学那些‘自由’的娘们那种和男人眉来眼去的丑相。”

    香港张国荣与台湾辛晓琪还合作有同名歌曲《眉来眼去》;刘镇伟影片《东成西就》中,张国荣和王祖贤的武功有“眉来眼去剑法”。 从古至今,爱美都是女子的天性。

    李商隐《无题》中写一个小女孩学大人画眉的稚态:“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等诗里的小女孩长大时,画眉除了自赏,也是为了让人欣赏。

    南朝子夜吴歌:“芳萱初生时,知是无忧草,双眉画未成,那能就郎抱。”梁简文帝萧纲《美人晨妆》诗:“北窗向朝镜,锦帐复斜萦。

    娇羞不肯出,犹言妆未成。散黛随眉广,燕脂逐脸生。”

    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诗:“洞房咋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间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形容眉毛文言文

    *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