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公遗事文言文答案(方伯轶事中,方伯具备哪些品质?)
1.方伯轶事中,方伯具备哪些品质?
方伯公遗事 先祖方伯公九十有余,读书排纂不辍,虽盛夏衣冠危坐,未尝见其科跣。尝揭一联于厅事云:绍祖宗一代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二行正路,惟读惟耕。斋中一联云: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癸巳岁做自祭文,有云:不敢丧心,不求满意。能甘淡泊,能忍闲气,九十年来,于心无愧。可偕众而同游,可含笑而长逝。盖实录云。
翻译:祖先方伯公90岁,读书时排版编辑不停,虽然是炎炎夏日,穿的整整齐齐的端坐着,没有看见他摇晃,经常写一张对联在客厅里面,写了:“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书房中有一张对联,写了:“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可忍。”癸巳岁,为自己逝去而准备写的祭文,有人说:“不敢丧失理智,不求心满意足,能不追求功名利禄,能忍气吞声,90年来,问心无愧,可以让大家来见证,可以笑着去世了。”照着事实记下来
从上面可以看出,方伯最起码有:勤俭节约;大度容人;淡泊名利;这些品质。
2.方伯公遗事 译文
祖先方伯公90岁去世了,读书时排版编辑不停,虽然是炎炎夏日,穿的整整齐齐的端坐着,没有看见他摇晃,经常写一张对联在客厅里面,写了:“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书房中有一张对联,写了:“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可忍。”癸巳岁,为自己逝去而准备写的祭文,有人说:“不敢丧失理智,不求心满意足,能不追求功名利禄,能忍气吞声,90年来,问心无愧,可以让大家来
见证,可以笑着去世了。”照着事实记下来。去世时虽然很年老,常常夜里做梦梦见仆人在旁边陪着先曾祖司徒府君,有的人罚跪受到责骂,比如从这儿到堂阶前的院子。
3.方伯公遗事 译文
祖先方伯公90岁去世了,读书时排版编辑不停,虽然是炎炎夏日,穿的整整齐齐的端坐着,没有看见他摇晃,经常写一张对联在客厅里面,写了:“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书房中有一张对联,写了:“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可忍。”癸巳岁,为自己逝去而准备写的祭文,有人说:“不敢丧失理智,不求心满意足,能不追求功名利禄,能忍气吞声,90年来,问心无愧,可以让大家来见证,可以笑着去世了。”
照着事实记下来。去世时虽然很年老,常常夜里做梦梦见仆人在旁边陪着先曾祖司徒府君,有的人罚跪受到责骂,比如从这儿到堂阶前的院子。
4.方伯公遗事的翻译是什么
祖先方伯公90岁去世了,读书时排版编辑不停,虽然是炎炎夏日,穿的整整齐齐的端坐着,没有看见他摇晃,经常写一张对联在客厅里面,写了:“绍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书房中有一张对联,写了:“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可忍。”癸巳岁,为自己逝去而准备写的祭文,有人说:“不敢丧失理智,不求心满意足,能不追求功名利禄,能忍气吞声,90年来,问心无愧,可以让大家来见证,可以笑着去世了。”
照着事实记下来。去世时虽然很年老,常常夜里做梦梦见仆人在旁边陪着先曾祖司徒府君,有的人罚跪受到责骂,比如从这儿到堂阶前的院子。
5.关于《世说新语》的阅读答案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法孔子,孔子也不效法周公。” (1)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2)意思是说:你和我老爸就像孔子周公一样,都很厉害,但是谁也不是谁的老师。
言下之意:既照顾了对方的体面,又保存了自己的尊严,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