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想要更加(如何用文言文表示“更加”?)
1.如何用文言文表示“更加”?
文言文表示程度上深一层或数量进一步的意思时,就有“更加”这个词,
如:元 刘埙 《隐居通议·象山先生言吏奸二书》:“当来更加揫敛,使归简严,则前无古人矣。”
文言文中,除了更加之外,意思相近的还有:愈加、愈发、益发等等。
1. 愈加:更加;越发;愈发。 明李东阳《孟子直解》:“横征暴歛日甚一日,使小民愈加困苦,无以安生。”
2. 愈发:愈加;越发;更加;表示程度进一步加深。造句:历经种种磨难与考验,他愈发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3. 益发:更加,表示动作、行为或事物性状在程度上的加深, 相当于“越发”、“更加”,《儒林外史》第十六回:“自从我病倒,日用益发艰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凭你把那舵攀足了,那个船只当不知;无可奈何,只得打倒车回来,益发走的慢了。”
2.“更加”用文言文怎么说?
“更加”用文言文应有这些说法:
1. 甚 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 益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 愈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
文言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参考资料
360百科:
3.想要提高文言文水平看古文需要注重哪些方面
其实很简单。
一是多读。只要有空,选读一些自己感到有兴趣的文言文,如文言小说、史记传记类的。必须保持一种“津津有味”的阅读状态,不要选择太过艰涩的。读多了,熟能生巧。
第二,读一篇新的文言文时,先要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清零”。也就是说,不要按照平常的知识结构望文生义。找一本合适的字典,把每一个字都查一遍,结合字义理解文章。这样读一篇的效果比囫囵吞枣读一百篇还好。
第三,文言文大多数是单音节词,这个尤其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将“妻子”理解为老婆。甚至像“所以”这样的双音节连词,在文言文中,也很可能是“所”和“以”两个词。
第四,不要过分在意什么“实词”、“虚词”的分类,读懂、理解准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