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人的成语 (787个)

    681

    危言危行

    成语拼音:
    wēi yán wēi xíng
    成语解释: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
    682

    无征不信

    成语拼音:
    wú zhēng bù xìn
    成语解释:
    没有验证的事不可相信。
    成语出处:
    《礼记·中庸》:“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
    683

    学步邯郸

    成语拼音:
    xué bù hán dān
    成语解释:
    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成语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684

    行不由径

    成语拼音:
    xíng bù yóu jìng
    成语解释:
    径:小路,引伸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685

    循常习故

    成语拼音:
    xún cháng xí gù
    成语解释:
    循常:遵循常规。习故:学习陈旧的作风。遵守旧规,沿袭先例。形容因袭保守,不愿变通。亦作“循故袭常”、“履常蹈故”、“遵常守故”。
    成语出处:
    汉·仲长统《昌言·法诫》:“又中世之选三公也,务于清悫谨慎,循常习故者。”
    686

    细大不捐

    成语拼音:
    xì dà bù juān
    成语解释:
    细:微,小;捐:舍弃。小的大的都不抛弃。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成语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贪多务得,细大不捐。”
    687

    信而有征

    成语拼音:
    xìn ér yǒu zhēng
    成语解释:
    确实可信而且有证据。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688

    学非所用

    成语拼音:
    xué fēi suǒ yòng
    成语解释:
    所学的不是所应用的,所应用的不是所学的。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成语出处:
    《后汉书·张衡传》:“必也学非所用,术有所仰,故临川将济,而舟楫不存焉。”
    689

    雄鸡断尾

    成语拼音:
    xióng jī duàn wěi
    成语解释:
    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比喻怕被杀而自尽。
    成语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二年》:“宾孟适郊,见雄鸡自断其尾。问之,侍者曰:‘自惮其牺也。’”
    690

    心如古井

    成语拼音:
    xīn rú gǔ jǐng
    成语解释:
    古井:年代久远的枯井。内心象不起波澜的枯井。形容心里十分平静或一点也不动情。
    成语出处:
    唐 孟郊《烈女操》诗:“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691

    袖手旁观

    成语拼音:
    xiù shǒu páng guān
    成语解释:
    把手揣在袖子里站在旁边看。形容置身事外;不加过问或不予协助。袖手:把手揣在袖子里。
    成语出处:
    宋 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692

    小题大做

    成语拼音:
    xiǎo tí dà zuò
    成语解释:
    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指无此必要
    成语出处: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二十:“[山谷诗《云涛石》]全是以实形虚,小题大做,极远大之势可谓奇想高妙。”
    693

    小黠大痴

    成语拼音:
    xiǎo xiá dà chī
    成语解释:
    好弄小聪明而实际上很愚笨。
    成语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驱我令去,小黠大痴。”
    694

    小心谨慎

    成语拼音:
    xiǎo xīn jǐn shèn
    成语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成语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695

    虚应故事

    成语拼音:
    xū yìng gù shì
    成语解释:
    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成语出处:
    明 唐顺之《条陈蓟镇练兵事宜》:“无有敢肆欺于圣鉴之所不及而虚应故事者矣。”
    696

    膝痒搔背

    成语拼音:
    xī yǎng sāo bèi
    成语解释:
    膝部发痒,却去搔背。比喻力量没有使在点子上。
    成语出处:
    汉 桓宽《盐铁论 利议》:“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
    697

    先斩后奏

    成语拼音:
    xiān zhǎn hòu zòu
    成语解释:
    斩:杀头;奏:臣子向皇帝陈述或请示报告事情。原指臣子先把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成语出处:
    《新五代史 梁臣传 朱珍》:“珍偏将张仁遇白珍曰:‘军中有犯令者,请先斩而后白。’”
    698

    削足适履

    成语拼音:
    xuē zú shì lǚ
    成语解释:
    鞋小脚大;就把脚削去一块来凑合鞋的大小。比喻不合理地迁就凑合或不顾具体条件;生搬硬套。适:适应;履:鞋。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骨肉相爱,谗贼间之,而父子相危。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
    699

    惜指失掌

    成语拼音:
    xī zhǐ shī zhǎng
    成语解释: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成语出处:
    《南史 阮佃夫传》:“佃夫拂衣出户,曰:‘惜指失掌邪?’”
    700

    徙宅忘妻

    成语拼音:
    xǐ zhái wàng qī
    成语解释:
    徙:迁移;宅:住所。搬家忘记把妻子带走。比喻粗心到了荒唐的地步。
    成语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敬慎》:“予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
    * 为人的成语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