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级文言文知识(小学生5年级如何学习古文?)
1.小学生5年级如何学习古文?
一、培养孩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让孩子适当接触一些比较有趣、相对比较容易的文言文故事,例如一些比较生动的寓言故事。
二、可以与课外阅和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多积累和增长文史知识。因为文史知识的广博对于学习、理解文言文非常有好处。
三、让孩子看四大名著的原著。
四、读《聊斋志异》原著。《聊斋》被称为文言小说的最后一部高峰之作。您读一下就知道,它们并不是很好懂。
五、还可以看一些林琴南等人的文言翻译小说。
六、看一些《史记》之类的历史书片断。
七、背诵、学习古诗词。
八、学习成语。成语大部分来自古文。在成语中几乎包含了文言文的所有句式和语法特点。学习成语,不仅是积累了大量好词语,而且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又学到文言文的许多知识,对将来学习文言文大有帮助。
九、找到合适的有关文言文学习的参考书,适当学习,不必贪多。
2.小学文言文知识点的汇总?
小学文言文复习 通假字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通“悦”,愉快,高兴。
《论语十则》 2、汝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你知道怎样教导别人吗?)。《论语十则》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智慧。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两小儿辩日》 4、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止通“只”。
《狼》 5、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坐”通“座”,座位。
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郑人买履》 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 7、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出现。
《马说》 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愚公移山》 9、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偏通“遍”,遍及,普遍。
《曹刿论战》 10、一切乌有。 乌通“无”,没有。
《山市》 古今异义 1、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无出路的境地。
例句: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桃花源记》) 2、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主要用于称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例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桃花源记》) 3、穷 古义:穷尽。 今义:经济贫困。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4、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例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5、布衣 古义:平民。 今义:棉布衣服。
例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 6、感激 古义:感动振奋。
今义:感谢。例句:由是感激。
(《出师表》) 7、可以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对某事表赞同。
例句: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 8、开张 古义:扩大。
今义:开业(多指商业部门)。例句: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涕 古义:泪。
今义:鼻涕。例句: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出师表》) 10、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例句:兵甲已足(《出师表》) 11、狱 古义:案件。 今义:监禁犯人的地方(监狱)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1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小水塘、池塘。
例句: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孟子>二章》) 13、居 古义:停留、过了。 今义:居住、住所。
例句: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14、走 古义:“跑”的意思。 今义:行走。
例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5、汤 古义:热水。 今义:菜或面做的稀状食物。
例句:及其日中如探汤(《两小儿辩日》) 1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例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 17、再 古义:第二次。
今义:又一次。 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之的用法 1、“之”作代词的用法最多 而一牧童见之,之代指书画 处士笑而然之,之:代词,指牧童说的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 2、“之”作动词 送孟浩然之广陵 是动词“到” 3、“之”作结构助词“的” 圣人之道 4、、“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久之,目似瞑 其的用法 1、代词,指“他、她、它(们)的” 欲知其轻重,指“它的”,大象 2、.“其”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祈使、疑问等语气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而的用法 用作连词,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但是,表转接)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表并列) 3、温故而知新。
(然后,表承接) 常见的语气词 一般放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等,常见的有“也,矣、乎、耶、邪”。 1、此画斗牛也也,也用在句末,语气词,译作“呀” 2、谬矣,矣:语气词,了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乎,语气词,吗 文言语句的翻译 翻译时既要字句对应,又要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整、准确、得体。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一般有: ①留。即保留人名、地名、官名或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词语。
②补。即补充单音词为双音词,或补出省略成分等。
③删。即删除不需要译出的虚词等。
④换。即用意思相同的现代汉语词替换古汉语词。
⑤调。即调整词序或语序,使之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欢迎采纳 祝你学习进步。
3.小学生5年级如何学习古文
一、培养孩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信心。
让孩子适当接触一些比较有趣、相对比较容易的文言文故事,例如一些比较生动的寓言故事。二、可以与课外阅和作文结合起来,让孩子多读课外书,多积累和增长文史知识。
因为文史知识的广博对于学习、理解文言文非常有好处。三、让孩子看四大名著的原著。
四、读《聊斋志异》原著。《聊斋》被称为文言小说的最后一部高峰之作。
您读一下就知道,它们并不是很好懂。五、还可以看一些林琴南等人的文言翻译小说。
六、看一些《史记》之类的历史书片断。七、背诵、学习古诗词。
八、学习成语。成语大部分来自古文。
在成语中几乎包含了文言文的所有句式和语法特点。学习成语,不仅是积累了大量好词语,而且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又学到文言文的许多知识,对将来学习文言文大有帮助。
九、找到合适的有关文言文学习的参考书,适当学习,不必贪多。
4.古文(小学5年级的)
我这是恶作剧,不料想你们竟然一心要杀死我。看来,这狐妖一说也是由人的作用才兴盛起来的呵!
并州有人姓纥干,好戏剧。邑传言有狐魅,人心惶。一日,纥干得一狐尾,遂缀与衣后,至妻旁,侧坐露之。其妻疑为狐魅,遂密持斧,欲斫之。纥干亟云:“吾非魅。”妻不信。走,至邻家,邻家又以刀仗逐之。纥干叩头谢:“我纥干也,第戏剧耳,何意专杀我?”
1.邑:人居住的地方
2.惶:恐惧惊慌
3.为:是
4.亟:马上,立即
5走:跑
6谢:道谢
7第戏剧耳,何意专杀我:
我这是恶作剧,不料想你们竟然一心要杀死我。
译文:
并州有个人姓纥干,喜欢开玩笑。当时外面正闹狐狸精。一天,
他得到一条狐狸尾巴,随即就拴在了衣服后面。来到妻子身旁,他侧
身而坐,故意将狐狸尾巴露在外边。妻子见了,暗自怀疑他是狐狸精
于是便悄悄操起斧头向他砍来。他吓得连忙磕头说:“我不是狐狸
精!”妻子不相信,急忙又跟邻居们说了,邻居们又拿起刀棍追逐不
已。他吓得急忙说出实情:“我这是恶作剧,不料想你们竟然一心要
杀死我。看来,这狐妖一说也是由人的作用才兴盛起来的呵!”
5.谁有有关文言文的小知识
可以先学习以下文言文,也算必修课了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伯牙绝弦》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听琴.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要表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到:”太好了,我仿佛看见了巍峨的泰山!”伯牙心里想要表达流水,钟子期就说:”太好了,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不管伯牙心里想表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世上再难找到听得懂他琴声的人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两小儿辩日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盘盂:盛物之器,圆者为盘,方者为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翻译: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辩论,(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人近,而到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近。”
【原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有一个人专心致志,只要是弈秋讲的,他都认真听,细细琢磨,认真领悟;另一个人表面上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可是心里却认为天鹅要来了,想着如何拉弓搭箭把天鹅射下来。他们虽然一起学习围棋,可是后者不如前者。是他的智力不如前者吗?回答:不是这样的。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等到中午,就像盘子一样大,这不就是远的(看起来)
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凉快,等到了中午的时候(感觉)就像进入了澡塘,这不就是越近
(感觉)越热越远(感觉)越凉吗?”
孔子也无法决断(谁对谁错)。两个小孩笑话孔子说:“谁说你懂得很多啊?”
6.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必背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经常去实习(温习)它,不也是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知识点:“说”通“悦” 意思:高兴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有害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