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传文言文翻译(红线传的翻译)
1.红线传的翻译
唐朝,潞州节度使薛嵩家一婢女名红线,她很会弹琵琶,又懂四书五经。
薛嵩让她管理各种文书,称为内记室。有一次军中宴会上,红线对薛嵩说:“听这鼓声很悲凉,这打鼓的人必定有心事。”
薛嵩平时也懂音乐,说:“你说得很对。”于是,找来打鼓人一问,他说:“昨晚我妻子死了,我没敢请假。”
薛嵩听完就让他回家了。这时正是唐肃宗至德年间,河南、河北一带很不安宁。
朝廷命令薛嵩守卫淦阳,并控制山东。战争刚过,军府初建,朝廷命薛嵩将女儿嫁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又让他的儿子娶滑亳节度使令狐章的女儿。
使淦阳、魏博、滑亳三镇联姻,经常派使相互往来。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肺部患病,天热就严重。
他常说:“我若驻守山东,那里天气比较凉快,我还能多活几年。”于是,他从军中选拔了三千勇士,称为外宅男,给其优厚的待遇。
他命令三百人在衙门口和宅院内值班,并选择适当时机,想吞并潞州。薛嵩知道这消息后,日夜忧愁,常自言自语,却想不出好办法。
一天夜晚,军营的大门已经关闭,薛嵩拄着拐杖到庭院,只有红线跟在身后。红线说:“您这一个多月寝食不安,好像有心事,是不是因为田承嗣的事?”薛嵩说:“事关安危,不是你能处理的。”
红线说:“我虽为奴婢,也能为您解除忧愁。”薛嵩听她的话语不一般,便说:“我知你不是一般人,我心中有数。”
他便把具体事都告诉了红线,我继承祖父的大业,承受国家的恩惠,一旦将镇守的疆土丢掉了,几百年的功勋都丧失了。红线说:“这事好办,不用这样忧愁。
您先让我去趟魏城,观察下形势,探探虚实。一更去,二更便可回来。
请您先准备好一个使者和一匹马、一封问候信,其它事情等回来再说。”薛嵩说:“这事若办不好,反会招来祸,那怎么办?”红线说:“我此去定能办好。”
说完回到自己屋中,准备行具,梳洗打扮,梳一个乌蛮髻,头插金雀钗,身穿紫色绣花短袍,腰系青丝带,脚登轻便靴,胸前佩龙文匕首,前额上写着太一神名。向薛嵩拜了拜,转眼不见了。
薛嵩回屋关门,背灯而坐,独自饮酒,薛嵩平日不善饮酒,但这一晚上喝了很多酒,没醉。忽然听到一阵晨风吹过,好似有片树叶落下来,他惊起,却是红线回来了。
薛嵩高兴地问:“事办的怎么样?”红线说:“我怎敢完不成使命。”薛嵩又问:“没伤害人吗?”红线说:“用不着,我把田承嗣床头的金盒拿来了。
我半夜前就到了魏城,过了几道门,便到了他睡觉的地方,听到外宅男在走廊上睡觉,鼾声如雷。中军士兵在院中走动,互相打招呼。
我开了左门,到了他床前,您亲家公躺在床上,露着脚睡得正香,头裹黄巾,枕花枕头,枕前露一把短剑,短剑前有一个开着的金盒。盒内写着他的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上面盖着香料和珍珠。
看他那熟睡的样子,他没想到他的性命就在我手下,杀他是很容易的事,我怕那样惹来麻烦。这时,腊烛快要熄灭,香炉的香已燃烬,他的侍者四散了,兵器扔在了一起,有人头碰屏风,鼾声大作,有的手持汗巾、毛掸睡着了。
我拔他们的头簪、耳环,摸他们的衣服,都像有病似的不能醒来。我便拿金盒回来了。
出魏城西门,走了二百多里,隐约看见城墙上的铜台,漳水向东流去,月上林梢,晨鸡鸣动。去时很忿怒,回来时很高兴,忘记了疲劳。
为了感谢您的恩德。我不顾半夜三更,往返七百里,不怕危险,走过了五六座城,希望减少您的忧虑,我怎敢说辛苦?”于是,薛嵩派人到魏城,给田承嗣送了一封信,信上说:“昨晚有人从魏城来,从您床头上拿了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特派专使连夜送还。
使者半夜到魏城,只是为了寻找金盒,为了搜捕盗金盒的人,军人都在忙碌着。使者用马鞭敲门,他们认为在这非常时刻求见,一定是有要事,田承嗣急忙出来,使者把金盒给他,他捧着金盒,惊异得几乎晕倒。
留下了使者,请到厅内,设宴款待,给使者很多赏赐。第二天,专门派人带了三万匹布,二百匹好马,还有一些珍贵的东西,献给薛嵩。
并转告薛嵩,多亏他不记私怨,我才保住了性命,我要悔过自新,不再连累亲戚,我专门派人去商量孩子的婚事,叫我儿子厚待他的女儿,我招募的外宅儿,本是为防盗,没别的企图,现在叫他们脱掉军装,回家种地。以后的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信使经常来往。
忽然一日,红线要辞别。薛嵩说:“你生在我家,你想上哪?我还要依靠你,你怎么能走呢?”红线说:“我前世是个男子,周游四方,寻求学问,读过神农的药书,给世人看病消灾。
当时有一孕妇,肚内生了虫子,我给她服了芫花酒,妇人和腹中的双胞胎都死了。我一次杀了三个人,阴曹地府为了惩罚我,变为女子,贬为奴婢。
幸亏生在您家,已经十九啦,穿够了绸缎,吃尽了美味,您对我特别宠爱,给了我很多荣誉。现在您管辖的疆土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我应该留在这里,可这样违背了天意,昨天去魏城,是为了报恩。
现在两地都保住了城池,人们的性命也安全了。乱臣知道惧怕,刚烈正直的人得到了保障,对我一个女人来说,功也不算小,可以赎我的前罪,还我男儿身,我想离开尘世,成仙得道,生死长存。”
薛嵩说:“不能这样,你一个小姐之身怎么。
2.红线传全文逐字翻译
唐朝,潞州节度使薛嵩家一婢女名红线,她很会弹琵琶,又懂四书五经。
薛嵩让她管理各种文书,称为内记室。有一次军中宴会上,红线对薛嵩说:“听这鼓声很悲凉,这打鼓的人必定有心事。”
薛嵩平时也懂音乐,说:“你说得很对。”于是,找来打鼓人一问,他说:“昨晚我妻子死了,我没敢请假。”
薛嵩听完就让他回家了。这时正是唐肃宗至德年间,河南、河北一带很不安宁。
朝廷命令薛嵩守卫淦阳,并控制山东。战争刚过,军府初建,朝廷命薛嵩将女儿嫁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儿子,又让他的儿子娶滑亳节度使令狐章的女儿。
使淦阳、魏博、滑亳三镇联姻,经常派使相互往来。魏博节度使田承嗣肺部患病,天热就严重。
他常说:“我若驻守山东,那里天气比较凉快,我还能多活几年。”于是,他从军中选拔了三千勇士,称为外宅男,给其优厚的待遇。
他命令三百人在衙门口和宅院内值班,并选择适当时机,想吞并潞州。薛嵩知道这消息后,日夜忧愁,常自言自语,却想不出好办法。
一天夜晚,军营的大门已经关闭,薛嵩拄着拐杖到庭院,只有红线跟在身后。红线说:“您这一个多月寝食不安,好像有心事,是不是因为田承嗣的事?”薛嵩说:“事关安危,不是你能处理的。”
红线说:“我虽为奴婢,也能为您解除忧愁。”薛嵩听她的话语不一般,便说:“我知你不是一般人,我心中有数。”
他便把具体事都告诉了红线,我继承祖父的大业,承受国家的恩惠,一旦将镇守的疆土丢掉了,几百年的功勋都丧失了。红线说:“这事好办,不用这样忧愁。
您先让我去趟魏城,观察下形势,探探虚实。一更去,二更便可回来。
请您先准备好一个使者和一匹马、一封问候信,其它事情等回来再说。”薛嵩说:“这事若办不好,反会招来祸,那怎么办?”红线说:“我此去定能办好。”
说完回到自己屋中,准备行具,梳洗打扮,梳一个乌蛮髻,头插金雀钗,身穿紫色绣花短袍,腰系青丝带,脚登轻便靴,胸前佩龙文匕首,前额上写着太一神名。向薛嵩拜了拜,转眼不见了。
薛嵩回屋关门,背灯而坐,独自饮酒,薛嵩平日不善饮酒,但这一晚上喝了很多酒,没醉。忽然听到一阵晨风吹过,好似有片树叶落下来,他惊起,却是红线回来了。
薛嵩高兴地问:“事办的怎么样?”红线说:“我怎敢完不成使命。”薛嵩又问:“没伤害人吗?”红线说:“用不着,我把田承嗣床头的金盒拿来了。
我半夜前就到了魏城,过了几道门,便到了他睡觉的地方,听到外宅男在走廊上睡觉,鼾声如雷。中军士兵在院中走动,互相打招呼。
我开了左门,到了他床前,您亲家公躺在床上,露着脚睡得正香,头裹黄巾,枕花枕头,枕前露一把短剑,短剑前有一个开着的金盒。盒内写着他的生辰八字和北斗神名,上面盖着香料和珍珠。
看他那熟睡的样子,他没想到他的性命就在我手下,杀他是很容易的事,我怕那样惹来麻烦。这时,腊烛快要熄灭,香炉的香已燃烬,他的侍者四散了,兵器扔在了一起,有人头碰屏风,鼾声大作,有的手持汗巾、毛掸睡着了。
我拔他们的头簪、耳环,摸他们的衣服,都像有病似的不能醒来。我便拿金盒回来了。
出魏城西门,走了二百多里,隐约看见城墙上的铜台,漳水向东流去,月上林梢,晨鸡鸣动。去时很忿怒,回来时很高兴,忘记了疲劳。
为了感谢您的恩德。我不顾半夜三更,往返七百里,不怕危险,走过了五六座城,希望减少您的忧虑,我怎敢说辛苦?”于是,薛嵩派人到魏城,给田承嗣送了一封信,信上说:“昨晚有人从魏城来,从您床头上拿了一个金盒,我不敢留下,特派专使连夜送还。
使者半夜到魏城,只是为了寻找金盒,为了搜捕盗金盒的人,军人都在忙碌着。使者用马鞭敲门,他们认为在这非常时刻求见,一定是有要事,田承嗣急忙出来,使者把金盒给他,他捧着金盒,惊异得几乎晕倒。
留下了使者,请到厅内,设宴款待,给使者很多赏赐。第二天,专门派人带了三万匹布,二百匹好马,还有一些珍贵的东西,献给薛嵩。
并转告薛嵩,多亏他不记私怨,我才保住了性命,我要悔过自新,不再连累亲戚,我专门派人去商量孩子的婚事,叫我儿子厚待他的女儿,我招募的外宅儿,本是为防盗,没别的企图,现在叫他们脱掉军装,回家种地。以后的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信使经常来往。
忽然一日,红线要辞别。薛嵩说:“你生在我家,你想上哪?我还要依靠你,你怎么能走呢?”红线说:“我前世是个男子,周游四方,寻求学问,读过神农的药书,给世人看病消灾。
当时有一孕妇,肚内生了虫子,我给她服了芫花酒,妇人和腹中的双胞胎都死了。我一次杀了三个人,阴曹地府为了惩罚我,变为女子,贬为奴婢。
幸亏生在您家,已经十九啦,穿够了绸缎,吃尽了美味,您对我特别宠爱,给了我很多荣誉。现在您管辖的疆土太平,人们安居乐业,我应该留在这里,可这样违背了天意,昨天去魏城,是为了报恩。
现在两地都保住了城池,人们的性命也安全了。乱臣知道惧怕,刚烈正直的人得到了保障,对我一个女人来说,功也不算小,可以赎我的前罪,还我男儿身,我想离开尘世,成仙得道,生死长存。”
薛嵩说:“不能这样,你一个小姐之身怎么。
3.红线传的译文
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的婢女名红线,她善于弹奏阮咸,又通晓经书和史书。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想要吞并潞州。薛嵩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忧愁烦闷,想不出好的对策。
红线说:“一个月以来,主人连睡觉吃饭都不得闲暇,难道不是因为邻州的事吗?”薛嵩说:“事情关系到潞州的安危,不是你能料想得到的啊。”红线说:“我确实出身寒微,但也是能解除主人忧虑的人。”
薛嵩听了她的话,认为她很怪异,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说:“我继承祖辈和父辈遗留下来的产业,享受到皇上的厚恩,一旦失去这片疆土,那么几百年的功勋就都化为灰烬了。”红线说:“这事容易对付,不值得劳烦主人,让主人忧虑。
今天我一更天上路,二更天就可以回报执行使命的情况。”红线于是进入闱房,整理好她出行的用具。
拜了两拜就出发,一下子就不见了。薛嵩于是回身关上门,背对蜡烛端正地坐着。
忽然听到报晓的号角在风声中响起,露水从一片树叶上坠落,薛嵩十分惊慌,起身询问,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高兴地询问道:“事情办好了没有?”红线回答说:“不敢辜负使命。”
薛嵩又问道:“没有伤害人、杀人吧?”红线回答说:“没有到这一步,只取来他床头的金盒作为凭据罢了。”薛嵩于是派使者进入魏博,送信给田承嗣,说:“昨天夜里有一位客人从魏博来,说从元帅床头获取一只金盒,我不敢留在这里,恭敬地封好送还给你。”
专使像流星般奔驰,半夜才到达。田承嗣急忙出来,使者就把金盒交给了他,田承嗣接到手的时候,惊恐到了极点,以致昏倒在地。
第二天,田承嗣专门派使者带着三万匹丝织品、两百匹名马以及各种珍异宝物,来献给薛嵩,说:“我的头颅,系在恩人您的身上。请您让我有机会知道自己的过失并改过,不再给您带来烦恼。”
自此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使者互相来往。忽然有一天,红线告别离去。
薛嵩说:“你生在我家,现在将要到哪里去?现在又正需要你,怎么可以说走呢?”红线说:“我过去本是男子,在江湖间游学,阅读神农药书,医治世人的病患。当时乡里有一孕妇,忽然患了腹内生虫的病,我拿芫花酒给她喝,结果,妇人和腹中的两个孩子都死了。
这样我一个错误的举动杀死了他们三个人。鬼神之力责罚我,把我降生为女子,使我身处卑贱的奴隶之列。
幸而生在主人家中,如今19年了。身体享尽了绫罗绸缎,嘴里吃尽了各种甜美新鲜的食物。
主人给我优厚的待遇,给我的荣耀也到了很高的地步。前些时候我去了一次魏博,是为了报恩。
如今两地保住了城池,众人保全了性命,作乱的臣子知道害怕,有节气有壮志的人谋求安定,对于我这样一个妇人,功劳也可以说不小了,姑且可以抵赎先前的罪过,还原我本来的面目。我就应当在尘世中隐匿,把心灵寄托于世事之外,使心中的混沌之气得以澄清,以求长生不死。”
红线一边跪拜一边哭泣,(不多时,)就不知去了哪里。
4.红线传的译文
唐潞州节度使薛嵩家的婢女名红线,她善于弹奏阮咸,又通晓经书和史书。
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想要吞并潞州。薛嵩听到这个消息后,日夜忧愁烦闷,想不出好的对策。
红线说:“一个月以来,主人连睡觉吃饭都不得闲暇,难道不是因为邻州的事吗?”薛嵩说:“事情关系到潞州的安危,不是你能料想得到的啊。”红线说:“我确实出身寒微,但也是能解除主人忧虑的人。”
薛嵩听了她的话,认为她很怪异,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她,说:“我继承祖辈和父辈遗留下来的产业,享受到皇上的厚恩,一旦失去这片疆土,那么几百年的功勋就都化为灰烬了。”红线说:“这事容易对付,不值得劳烦主人,让主人忧虑。
今天我一更天上路,二更天就可以回报执行使命的情况。”红线于是进入闱房,整理好她出行的用具。
拜了两拜就出发,一下子就不见了。薛嵩于是回身关上门,背对蜡烛端正地坐着。
忽然听到报晓的号角在风声中响起,露水从一片树叶上坠落,薛嵩十分惊慌,起身询问,原来是红线回来了。薛嵩高兴地询问道:“事情办好了没有?”红线回答说:“不敢辜负使命。”
薛嵩又问道:“没有伤害人、杀人吧?”红线回答说:“没有到这一步,只取来他床头的金盒作为凭据罢了。”薛嵩于是派使者进入魏博,送信给田承嗣,说:“昨天夜里有一位客人从魏博来,说从元帅床头获取一只金盒,我不敢留在这里,恭敬地封好送还给你。”
专使像流星般奔驰,半夜才到达。田承嗣急忙出来,使者就把金盒交给了他,田承嗣接到手的时候,惊恐到了极点,以致昏倒在地。
第二天,田承嗣专门派使者带着三万匹丝织品、两百匹名马以及各种珍异宝物,来献给薛嵩,说:“我的头颅,系在恩人您的身上。请您让我有机会知道自己的过失并改过,不再给您带来烦恼。”
自此一两个月内,河北河南,使者互相来往。忽然有一天,红线告别离去。
薛嵩说:“你生在我家,现在将要到哪里去?现在又正需要你,怎么可以说走呢?”红线说:“我过去本是男子,在江湖间游学,阅读神农药书,医治世人的病患。当时乡里有一孕妇,忽然患了腹内生虫的病,我拿芫花酒给她喝,结果,妇人和腹中的两个孩子都死了。
这样我一个错误的举动杀死了他们三个人。鬼神之力责罚我,把我降生为女子,使我身处卑贱的奴隶之列。
幸而生在主人家中,如今19年了。身体享尽了绫罗绸缎,嘴里吃尽了各种甜美新鲜的食物。
主人给我优厚的待遇,给我的荣耀也到了很高的地步。前些时候我去了一次魏博,是为了报恩。
如今两地保住了城池,众人保全了性命,作乱的臣子知道害怕,有节气有壮志的人谋求安定,对于我这样一个妇人,功劳也可以说不小了,姑且可以抵赎先前的罪过,还原我本来的面目。我就应当在尘世中隐匿,把心灵寄托于世事之外,使心中的混沌之气得以澄清,以求长生不死。”
红线一边跪拜一边哭泣,(不多时,)就不知去了哪里。
5.求宋史赵师民传 翻译
赵师民,字正之,是燕懿王赵德昭第五代孙。父亲赵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赵师民凭借祖先的功勋担任承务郎,多次升迁担任少府监主簿,改任河南少尹。当时治理西内,赵师民有才能,漕使宋昪器重他。有时事情办得不妥,赵师民总是据理力争,宋昪常常变了脸色道歉。
担任蔡河拨发纲运官。适逢夏季干旱,河水干涸,运送粮饷落后于规定的期限,贬职一级。为母居丧,期满后被起用。多次升官担任龙图阁、秘阁修撰,任陕西转运副使。
当初,蔡京铸造夹锡钱,百姓苦于流通不畅,赵师民请求铸造小铁钱暂时替代,并趁机进献模型。宋微宗非常高兴,御书“宣和通宝“四个字作为钱币的文字。小铁钱铸成之后,赵师民上奏请求皇上下诏令让百姓把旧铜钱上交官府,换来新铁钱。
仅仅十天,就换得百余万缗。皇帝亲手写诏书把新钱百万缗交给五路,用来征购细麦,命令赵子淔总管这件事。百姓苦于期限紧迫,到赵师民这里诉苦的每天有几百人,赵师民请求放宽期限,百姓得到了便利。适逢蔡京第二次为相,言官迎合蔡京的心意,认为赵师民扰乱了钱法,撤销了赵师民的官职改任奉祠。靖康初年,赵师民又担任秘阁修撰。
金人侵犯洛阳,赵师民逃奔到荆南。溃败的士兵在祝靖、盛德的带领下攻破了荆南城,赵师民藏匿在百姓家。祝靖等人知道,前来拜谒,说京城已被攻破。赵师民哭泣,劝说他们:“你们这些人应该立刻返回京城,保护国家,博取功名,不要贪财而骚扰州县啊。“祝靖等人都答应说:“好。“赵师民于是写下文书催促他们。第二天,祝靖等人就北上救国。
绍兴元年,被皇上召见,又担任徽猷阁直学士,后改任江西都转运使。当时修建督府,军需繁多,赵子淔不断运送粮饷,因为有功劳提拔为宝文阁直学士。三京刚刚收复,担任京畿都转运使,因为生病辞职。在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七。
赵师民年幼时机敏聪明,苏轼曾到他家做客,把他放在膝盖上,对他的父亲说:“这是你家的千里马啊。“等到长大,善于言辞,擅长写诗。然而崇宁、大观年间,皇上大兴土木,赵师民常常监管这些工程而不规劝,因此有识之士鄙视他。
原文:
赵师民,字正之,燕懿王赵德昭五世孙。父令铄,官至宝文阁待制。子淔以荫补承务郎,累迁少府监主簿,改河南少尹。时治西内,子淔有干才,漕使宋昪器之。或事有未便,子淔辄力争,昪每改容谢之。除蔡河拨发纲运官。
会夏旱,河水涸,转饷后期,贬秩一级。丁内艰,起复。累进龙图阁、秘阁修撰,除陕西转运副使。初,蔡京铸夹锡钱,民病壅滞,子淔请铸小铁钱以权之。因范格以进。徽宗大说,御书“宣和通宝”四字为钱文。既成,子淔奏令民以旧铜钱入官,易新铁钱。
旬日,易得百余万缗。帝手札以新钱百万缗付五路,均籴细麦,命子淔领其事。民苦限迫,诣子淔诉者日数百人,子淔奏请宽其期,民便之。会蔡京再相,言者希京意,论子淔乱钱法,落职奉祠。靖康初,复秘阁修撰。
金人侵洛,子淔奔荆南。渍兵祝靖、盛德破荆南城,子淔匿民家,靖等知之,来谒,言京城已破。子淔泣说之曰君辈宜亟还都城护社稷取功名无贪财扰州县也皆应曰诺子淔因草檄趣之翌日靖等遂北行绍兴元年,召见,复徽猷阁直学士,改江西都转运使。
时建督府,军需浩繁,子淔运饷不绝,以功进宝文阁直学士。三京新复,除京畿都转运使,以疾辞。卒于家,年六十七。子淔幼警悟,苏轼过其家,抱置膝上,谓其父曰:“此公家千里驹也。”及长,善谈论,工诗。然崇宁、大观间土木繁兴,子淔每董其役而不谏,识者鄙之。
此文出自元朝脱脱所著的《宋史》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就曾诏修宋史,但因体例、年号不一而未成。
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三月,下令修辽、金、宋三史。铁木儿塔识、贺惟一、张起岩、欧阳玄等七人任总裁官,还有史官斡玉伦徒、泰不华、于文传、贡师道、余阙、贾鲁、危素等23人,脱脱于至正四年(1344年)五月辞职,中书右丞相阿鲁图继任,阿鲁图虽名为都总裁,但不谙汉字。
至正五年(1345年)十月成书,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至正六年(1346年)在江浙行省予以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