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在文言文是什么意思(古文中的“渔”是什么意思?)
1.古文中的“渔”是什么意思?
渔 yú
会意字,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为捕鱼。
【旧体字】漮 【注音字符】ㄩˊ
【部首】 氵【笔画数】11 【 结构】左右
【郑码】vrvv,【U】6e14,【GBK】d3e6
动词
1.〖fish〗同本义,捕鱼:~业∣~翁∣~村∣~船∣~网∣~民∣~汛∣~歌∣~火∣竭泽而~。
“渔,捕鱼也。音鱼。”——《说文解字》
“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命泽人纳材苇。……是月也,树木方盛。乃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 ……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淮南子·时则训》
“豺祭兽然后杀,獭祭鱼然后渔,鹰隼击然后罻罗设。”——《诗·小雅·鲡传》
“渔者走渊,木者走山,所急者存也;朝之市则走,夕过市则步,所求者亡也。”——《淮南子·说林》
“以大司马司允费兴为荆州牧;见,问到部方略,兴对曰:‘荆、扬之民,率依阻山泽,以渔采为业。’”——《汉书·王莽传》
“堤绕门津喧市井,路交村陌混樵渔。”——唐·李绅《入扬州郭》诗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渔樵(打鱼砍柴);渔采(捕捞采集);渔事(捕渔业);渔弋(捕鱼猎禽);渔泽(可供垂钓的水泽);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2.〖plunder;rob〗谋取,侵占,掠夺,夺取不应得的东西:~夺∣~利∣~色(猎取美色)。
“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数日,有众十万,遂连陷郡县数十,众殆百万,四方大震。”——宋·方勺《方腊起义》
又如:渔色渔财(猎取美女和财物);渔猎女色(似捕鱼打猎那样谋取、玩弄女性);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争,却让第三者坐收其利)。
3.〖seek〗泛指猎取,寻觅。
“小鸡在笼子里悠然地渔着食。”——郭沫若《归去来·鸡之归去来》
4.姓氏。
名词
〖fishman〗捕鱼的人。
“神心重丘壑,散步怀渔樵。”——南朝梁·刘孝威《奉和六月壬午应令诗》
又如:渔父之图(比喻行动之中别有所图);渔叟(渔翁);渔蓑(渔人的蓑衣);渔樵(渔人和樵夫);渔乡(渔民聚居的地区);渔阳三弄(渔阳三叠,渔阳曲,渔阳鼓,渔阳掺,渔阳操。均为渔阳参挝,鼓曲名);渔阳鼙鼓(指公元755年安禄山于渔阳举兵叛唐事。鼙鼓,骑兵用的小鼓)
2.渔的古文含义?
渔 <;动>
(会意。从水,从鱼。小篆从二鱼。本义捕鱼)
同本义
渔,捕鱼也。--《说文》
命渔师伐蛟,命渔师始渔。--《礼记·月令》
獭祭鱼然后渔。--《诗·鲡传》
渔者走渊。--《淮南子·说林》
以渔采为业。--《汉书·王莽传》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渔樵(打鱼砍柴);渔采(捕捞采集);渔事(捕渔业);渔弋(捕鱼猎禽);渔泽(可供垂钓的水泽);渔矶(可供垂钓的水边岩石);
掠夺
民方苦于侵渔,果所在响应。--方勺《方腊起义》
又如渔色渔财(猎取美女和财物);渔猎女色(似捕鱼打
渔yú
①捕鱼。
②捕鱼的人。
③侵占,掠夺。
④泛指寻觅。
3.文言文中的鱼作何解释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鱼形。本义:一种水生脊椎动物)
2. 完全水生并在水中呼吸的有头冷血脊椎动物,包括圆口类、板鳃类和具有软骨或硬骨骨骼的高等有鳃水生脊椎动物 [fish]
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说文》
豚鱼吉。——《易·中孚》
鱼木精。——《论衡·指瑞》
鱼十有五。——《仪礼·特牲礼》
鱼网之设。——《诗·邶风·新台》
鲜鱼曰脡祭。——《礼记·曲礼》
鱼上冰,獭祭鱼。——《吕氏春秋》
白鱼跃入王舟中。——《史记·周本记》
3. 又如:鱼鲩冠儿(女道士戴的鱼脑骨似的尖形帽子);鱼鳞册(“鱼鳞图册”的简称。官府为征派赋役而编造的土地薄册);鱼烂(像鱼鳞那样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鱼轩(用鱼皮装饰的一种车辆,为贵妇乘用);鱼脍(切得很细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鱼市(批售鱼类的市场);鱼质龙文(外貌似龙,而实质为鱼。比喻虚有其表);鱼米(鱼类和米粮);鱼秧(比鱼苗稍大的小鱼);鱼鱼雅雅(形容威仪整肃的样子。因为鱼贯行,鸦飞成阵)
4. 某些像鱼的水生动物 [aquatic animal resembling a fish]
鱼甲烟聚,贝胄星罗。——《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5. 又如:鱼甲(鲨鱼皮铠甲);鱼须(鲨鱼的须);鲸鱼;鳄鱼;甲鱼;鲵鱼
6. 两眼白色的马 [horse with white eyes]
7. 中医穴位名。指手拇指(或足姆趾)后方的掌(或跖)骨处有明显肌肉隆起,状如鱼腹的部位 [fish]
大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腧。——《灵枢经》
8. 唐代作为符信用的铜鱼符 [copper-fish tally]。如:鱼契(鱼形的符信);鱼符(意同鱼契)
9. 古代木制成鱼形的信函 [wooden-fish box]。如:鱼素(书信);鱼书(书信);鱼沉雁杳(比喻音信断绝);鱼肠尺素(指书信);鱼鸿(代指送信人);鱼幅(书信);鱼封(书信)
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