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杨继宗传阅读答案)
1.杨继宗传阅读答案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
又善辨疑狱。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
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
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
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
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
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
继宗人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此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①也。”
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②。
儒惭而去。中官过者③,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④”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注]①宪体:御史的本分职事。
②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 ③中官:宦官。
④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泣谢,从之 谢:感谢 B.师儒竞劝 劝:鼓励 C.继宗榜曰 榜:告示 D.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遗:赠给 解析:榜,张榜告示。
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上已知其人矣 ②吾其还也 B.①儒惭而去 ②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C.①御史杖人至死者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D.①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解析:B表修饰。A.这个人;助词,表婉商语气。
C.助词,构成者字词组;助词,用在时间副词后。D.应该,就是;就。
答案:B3.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对象与其它三项不是同一人的一项是 A.儒不能难,心甚衔之 B.入觐,汪直欲见之 C.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D.继宗察其非盗,竟辨出之 解析:“竟辨出之”的“之”指张文。答案:D4.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继宗“清廉刚正”的一组是( ) ①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 ②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
③继宗察其非盗,竟辨出之 ④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 ⑤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⑥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①③表现的是杨继宗的“悯民”和“明察”。答案:C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宗对囚犯讲人道,按时提供饮食,还叫他们洗浴,体现了一种悯民爱民思想,与古代许多官吏的残酷苛刻、草菅人命构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他又善断疑狱,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B.杨继宗大兴社学,并注意落实到实处,尽管他的“罚其父兄”的做法不很合理,但这一罚却功在百姓,利在百姓。
C.杨继宗本来生性“刚廉孤峭”,一般人难以接近,但他对学官却礼貌有加,待之以宾客之礼。他作为地方长官能尊师重教也是当地“社学大兴”的原因之一。
D.杨继宗廉洁清正不爱钱财,这正是他敢于公开批评御史孔儒明胡作非为,敢于抵制宦官敲诈勒索的力量来源,汪直说“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意思是说明朝上下官吏除了杨继宗之外全都腐败透顶,这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时政的批评。解析:这句话是汪直的高度赞美之辞,是夸张,不是对朝政的批评。
答案:D 【译文】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邢部主事。
当时狱囚病死较多,杨继宗按时为他们提供饮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继续生存。杨继宗又善于辩明疑案。
河间府捕获了强盗,派遣乡里村民张文、郭礼押送京师,途中强盗逃走了。张文对郭礼说道:“我们两个人都应当处死。
你母亲年老,又缺少兄弟,由我来代替强盗,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郭礼哭泣而谢,听从了张文的安排。
张文带着桎梏前往刑部。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了。
成化初年,由于王翱的推荐,被提拔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带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冷落朴素。
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直严肃,无人敢冒犯他。然而,他时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并帮助他们解除。
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去读书的,罚他们的父兄。
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于劝学,一时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老人多被鞭挞而死。
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十分恼怒。
杨继宗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
2.杨继宗传文言文答案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成化初年,由于王翱的推荐,被提拔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带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冷落朴素。
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直严肃,无人敢冒犯他。然而,他时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并帮助他们解除。
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去读书的,惩罚他们的父兄。
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于劝学,一时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老人很多被鞭挞而死。
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十分恼怒。
杨继宗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的规矩。您只管剔奸弊,劝惩官吏,那些挨家挨户稽查考核的事,本该地方官府去做,不是御史的本份职事。”
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中深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察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
孔儒惭愧地离去。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他们菱角、芡实和历书。
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官文去取府库中的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立下凭证。”杨继宗进京朝觐,太监汪直想见他,他却不肯。
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员中谁最廉洁?”汪直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人。” 九年任期届满,破格升迁杨继宗为浙江。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成化初年,由于王翱的推荐,被提拔为嘉兴知府。
杨继宗赴任时仅带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冷落朴素。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直严肃,无人敢冒犯他。
然而,他时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并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
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去读书的,惩罚他们的父兄。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于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老人很多被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
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的规矩。
您只管剔奸弊,劝惩官吏,那些挨家挨户稽查考核的事,本该地方官府去做,不是御史的本份职事。”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中深为忌恨。
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察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孔儒惭愧地离去。
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他们菱角、芡实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官文去取府库中的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立下凭证。”
杨继宗进京朝觐,太监汪直想见他,他却不肯。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员中谁最廉洁?”汪直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人。”
九年任期届满,破格升迁杨继宗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冒犯太监张庆,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任职,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
宪宗说道:“你说的莫非是那个不爱钱的杨继宗吗?”张敏听后很害怕,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的为人了。”杨继宗听到母亲去世,立即离职,住在驿馆亭下,把官府中的器物全部登记造册交给地方官员。
只带了一个仆人、几卷书回家给母亲发丧。杨继宗竭立保持着自己高尚的风骨节操,心地仁慈厚道。
任浙江按察使时,仓官十余人因犯官粮短缺罪而被捕入狱,以至于卖儿卖女来偿还,杨继宗想宽赦他们,但又没有理由。一天,月俸送到,命人称量,超出原数许多,把其他官员的俸禄比量一下,也是这样。
于是明白了官粮短缺的原因,打算将全部实际情况上报朝廷,众官员害怕,向杨继宗请求,愿意捐出俸禄代仓吏偿还。因此,十几人得以释放。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2分)杨继宗,字承芳,? 爱问
【答案】【小题1】D【小题1】C【小题1】C【小题1】B【小题1】(1)孝宗立/迁湖广按察使/既至/命汲水百斛洗涤厅事/而后视事/曰/吾以除秽也/居无何/复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三司多旧僚/相见欢然。
(2)①过了不久,他离开座位向僚友作揖说道:“明天要办公事,希望诸君能谅解我”。 ②杨继宗笑道:“这是朝廷的规定的服装,这时不穿,将什么时候穿用呢(将怎么使用呢)?” 【答案解析】【小题1】D项解释为“称职”。
【小题1】A项第一句的“以”字是介词,拿;第二句是连词,表目的,用来。B项第一个“而”是连词,表修饰;第二个是连词,表转折。
C项两个“为”字都是介词,替、给。D项第一个“之”字是代词,第二个是结构助词。
【小题1】①说的是杨继宗能明断案情,④说的是杨继宗守礼⑥说的是杨继宗有识人眼光。 【小题1】A项中盗贼是逃走的,而非被放走。
C项是在杨继宗担任嘉兴知府期间。D项考中状元的不是杨继宗的学生。
【小题1】(1)错、漏、多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断为“命汲水百斛/洗涤厅事”, “而后视事曰”亦可。
(2)①“既而”1分,过了不久,过了一会儿;“相”1分,偏指一方,我;大意1分;②“此朝廷法服也”译出判断句式,1分;“此而不服”的“服”字名词活用为动词,穿,1分;大意1分。【参考译文】杨继宗,字承芳,是阳城人。
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刑部主事。当时狱囚病死较多,杨继宗为他们改善饮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继续生存。
杨继宗又善于辨明疑案。河间府捕获了强盗,派遣乡里村民张文、郭礼押送京师,途中强盗逃走。
张文对郭礼说道:“我们两个人都应当同死。 你母亲年老,又缺少兄弟,用我来代替强盗,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
郭礼哭泣而谢,听从了张文的安排。张文身被桎梏前往刑部,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
成化初年,朝廷采纳王翱的推荐,升任杨继宗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用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
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冷峭,人们都不敢有所冒犯。然而他却能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往就学,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
杨继宗每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给他们的只是菱角、芡实之类和历书。
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牒去领取库中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券。”太监吓得咋舌不敢接受。
杨继宗进京觐见,汪直想要见他,他却不肯。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 他多次冒犯太监张庆,张庆哥哥张敏在司礼监,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
宪宗说道:“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要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来到驿亭下,将官署中的器物全部清理交付给官府,只带着一个仆从、几卷书而还。
守丧结束后,杨继宗以右企都御史巡抚顺天府。京畿之内有多处权贵的庄田,凡有权贵侵占百姓产业的,就立即夺还给百姓,他还巡查关塞,武备得到很大整饬。
遇到星辰变异,杨继宗应诏上疏陈言,历数指斥太监和文武诸臣们贪赃残虐之状,并且请求召回出镇的太监,因此更加被权贵们所嫉恨。 明孝宗即位后,杨继宗改任湖广按察使。
到任后,他让人打来上百斛水,把厅衙冲洗一番,然后再处理事务,他说:“我用来清除污秽。”在任不久,又以金都御史巡抚云南。
云南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有许多旧日同僚,相见十分高兴。见面后他离开座位向僚友揖礼说道:“明天要办公事,望诸君能给予谅解。
”于是弹劾罢免不称职的八人。杨继宗极力维持风纪节操,但心肠慈厚,自己处事必定依礼而行。
任知府时,谒见上司一定身着朝服,入京朝觐谒见吏部时也是如此。有人说不用这样,杨继宗笑道:“这是朝廷的规定的服装,这时不穿,将什么时候穿用呢?”他任浙江按察使的时候,有管仓库官吏的十余人因缺少库粮被关在狱中,以至于卖掉子女赔偿。
杨继宗想从宽处理他们,却没有理由。有一天,送来他的月俸银,他让人称量一下,就发现超出了原数,再量别的官吏俸银,也都如此,因此悟出了仓吏缺粮的原因,他准备据实上报,众人恐惶不安,请求杨继宗,甘愿捐出俸禄代替仓吏们赔偿。
十余名仓吏因此获释。杨继宗曾监考乡试,得到两份好考卷,便身着朝服一再拜天道:“这二生必当为天下人才之魁,我为朝廷得人才而祝贺。
”等到拆开考卷,知道二生为王华、李旻,后来果然相继考中状元,人们因此佩服杨继宗有眼光。天启初年,追赠谥号为贞肃。
4.杨继宗,字承芳
杨继宗,字承芳,是阳城人。
成化初年,朝廷采纳王翱的推荐,升任杨继宗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用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
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冷峭,人们都不敢有所冒犯。然而他却能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往就学,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
杨继宗每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竟相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各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
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来府衙报告名姓。”孔儒十分恼怒。
杨继宗前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规矩,您只管剔除奸弊,劝戒惩办官吏。那样有挨家挨户稽查考核,则是地方官府之事,不是你风宪官的管辖范围。”
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里却深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行之中,打开杨继宗的箱筐察看,里面只有旧衣数件而已,也惭愧而去。
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给他们的只是菱角、芡实之类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碟去领取库中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券。”
太监吓得咋舌不敢接受。杨继宗进京人觐,汪直想要见他,他却不肯。
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中谁廉洁?”汪直回签说:“天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5.求古文《杨继宗传》翻译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
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 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又善辨疑狱。
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
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 礼泣谢,从之。
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 王翱 荐,擢嘉兴知府。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 刚廉 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 兄;遇学官以 宾礼 。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
继宗榜 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
继宗入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 弊,劝惩官吏。
若 比户 稽核,则有司事,非 宪体 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
濒 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 袭 而已。儒惭而去。
中官 过者,继宗遗以 菱芡 、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 库金 ,曰:“金具在,与我 印券 。”
中官咋舌不敢 受。入觐, 汪直 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 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九载秩满, 超迁 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 张庆 忤。庆兄敏 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 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闻母丧,立出。
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服除,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
按行关塞,武备大饬。星变,应诏陈言,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还中官 出镇者。
益为权贵所嫉。治中 陈翼 讦其过,权贵因中之,左迁云南副使。
孝宗立,迁湖广按察使。既至,命汲水百斛,洗涤厅事而后视事,曰:“吾以 除秽也。”
居无何,复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三司多旧僚, 相见欢 然。
既而出位揖 之曰:“明日有公事,诸君幸相谅。”遂劾罢不职者八人。
未几卒。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自处必以礼。
为知府,谒上官必衣绣服,朝觐谒 吏部亦然。或言不可,笑曰:“此朝廷法服也,此而不服,将安用之?”为浙江按 察时,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继宗欲宽之而无由。一日,送月俸 至,命量之,则溢原数。
较他司亦然。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
众惧,请 于继宗,愿捐俸代偿。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 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人 服其鉴。天启初,谥贞肃。
注释 宪体:御史的天职职事。 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
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 擢:提拔 竞劝:争相勉励 中官:宫内的官员 诣:往,到 觐:朝见君主 秩:古代官员任职的期限 忤:有矛盾,不和 司礼:即司礼监,官署名 廨:官员的办公场所。 有司:主管官员。
坐:犯……罪。 系狱:逮捕入狱 鬻:卖 溢:超出 具实:详细而实事求是 译文 杨继宗,字承芳,是 阳城 人。
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 官刑 部主事。当时狱因病 死较多,杨继宗为他们改善饮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继续生存。
杨继宗又善于辨明疑案。 河间府 捕获了强盗,派遣乡里村民长文、郭礼押送京师, 途中强盗逃走。
张文对郭礼说道:“我们两个人都应当同死。你母亲年老,又缺少 兄弟,用我来代替强盗,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
郭礼哭泣而谢,听从了张文的 安排。张文身被桎梏前往刑部,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
成化初年,朝廷采纳 王翱 的推荐,升任杨继宗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用 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都清朴无华。
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独冷峭,人们都不敢有 所冒犯。然而他却能经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 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往就学,则要处罚他们的父兄。
杨继宗每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 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竟相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各里老人多被他鞭挞而死。
杨继宗张榜告示说: “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来府衙报告名姓。”孔儒十分恼怒。
杨继宗前拜见他说: “为治之道有一定规矩,您只管剔除奸弊,劝戒惩办官吏。那样有挨家挨户稽查考 核,则是地方官府之事,不是你 风宪官 的管辖范围。”
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里 却深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行之中,打开杨继宗的箱筐察看,里面只有旧 衣数件而已,也惭愧而去。
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给他们的只是菱角、芡实 之类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公碟去领取库中金银,并说:“钱 都在,请给我立下印券。”
太监吓得咋舌不敢接受。杨继宗进京人觐, 汪直 想要见 他,他却不肯。
明宪宗问 汪直 :“朝觐官中谁廉洁?”汪直回签说:“天下不爱钱 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九年任满,杨继宗被破格升迁为浙江按察使。
他多次冒犯太监 张庆 ,张庆哥哥 张敏在司礼监,经常在 宪宗 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要 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 张庆 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 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杨继宗立即离任出行,来到骚亭下,将官署中。
6.孝贼传译文
译文:
盗贼的姓名不详,据说是如皋地方人氏,因为家贫无法奉养母亲,就去做了盗贼。时间长了,这个盗贼被公差抓获,屡次受到衙门的笞打。
盗贼大叫道:“小人是因为母亲无以为食才走到这一步的啊!人们对这个盗贼是又痛恨又怜悯。 一天他母亲去世,他三天前就知道邻寺有一个棺材寄放在走廊下。
这天,他召集同党准备酒食,邀请寺中的老和尚喝酒。等到他醉了,把棺材抬到野外,背着他母亲的尸体来埋葬。等到回去后,和尚正躺着酣睡。
贼大叫着扣头请求饶恕,和尚惊醒,不知道他说什么,起来看走廊下的物品,已经没了。不久,和尚一定要放了他,这样以后他才不再做贼了。
原文:
孝贼传
作者:张潮
朝代:清
贼不详其姓名,相传为如皋人,贫不能养母,遂作贼。久之,为捕者所获,数受笞有司。贼号曰:“小人有母无食,以至此也!”人且恨且怜之。
一日母死,先三日廉知邻寺一棺寄庑下。是日,召党具酒食,邀寺中老阇黎痛饮。伺其醉,舁棺中野,负其母尸葬也。
比反,阇黎尚酣卧也。贼大叫叩头求免,阇黎惊,不知所谓,起视庑下物,亡矣。亡何,强释之,厥后不复作贼。
扩展资料:
孝贼是一个孝顺的贼,为了母亲,愿意放弃一切。盗贼也有孝心,只是因生活所迫,才逼不得已走上歧途。要多给他们一些宽容,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孝顺父母不分贵贱。有人说,等我有钱了一定要好好孝顺父母。我说这句话不成立。设想,如果你一辈子没挣到钱,也就是说不用孝顺父母了。
孝顺父母关键在做,不在花钱多少。孝顺父母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自己工作业绩出色,为父母挣得颜面,这也是孝;有时间陪父母聊聊天,替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庭事,这也是孝。
作者简介:
张潮,字山来,号心斋居士,歙县人。原居婺源,十世祖于北宋天圣六年迁居歙之满田。后有一支移居广德州建平县,自石桥府君“卜筑”县南蒋国村。府君生二子,长者复生二子。
而给其生前身后带来海内外声誉的,则首推《虞初新志》一书的编纂;此书一出,便奠定了其文言小说编选家和批评家的历史地位。
主要作品有:《昭代丛书》、《花鸟春秋》、《玩月约》 、《滇南忆旧录》 、《幽梦影》、《诗附录》、《花影词》。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孝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