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枭文言文翻译(桐实养枭的翻译)
1.桐实养枭的翻译
原文: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
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译文: 楚国太子用梧桐的种子喂养枭鸟,并希望它能发出凤凰的鸣叫声。春申君说:“这种枭鸟有天生的习性,不可能改变啊,与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你既然知道枭鸟是不可能用食物改变它的特性而成为凤凰的,可你的门下所收养的没有一个不是狗偷鼠窃等无赖之徒,而你却宠爱、器重他们,把精美的食物给他们吃,把珠履赠给他们穿,将希望他们成为举国杰出之士报答你。
以我看,这样做与用梧桐种籽喂养枭鸟并希望它发出凤凰之鸣的做法有何不同呢?”春申君仍执迷不悟,最后被李园杀死,而他门下的食客,却无一人能替他报仇的。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小题1:希望;改变;寤:同“悟”,省悟。
小题2:以我看,这样做与用梧桐种籽喂养枭鸟并希望它发出凤凰之鸣的做法有何不同呢?
小题3:朱英希望春申君明白他所收养的都是狗偷鼠窃等无赖之徒,不应宠爱、器重他们。
小题4:执政者,要善于识别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对那些不学无术、品德恶劣、行为不端者,决不可姑息迁就,赐予优待,寄以厚望,否则就必将养虎贻患,自食恶果。
小题1:
试题分析:解答时,先要大到了解全文的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一、二个词语是古今异义,第三个词是通假字。
小题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关键字词,比如“何异乎”“冀”“凤鸣”“进”“难”“对”,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注意疏通语句。
小题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熟悉文言文的内容,结合句子“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回答。
小题4:
试题分析:结合春申君对门下的“狗偷鼠窃亡赖之人” 赐予优待,寄以厚望,且不听劝告,结果“为李园所杀”,告诉当时的统治者:要善于识别人才,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3.古文翻译网
履霜思裘兮,燠则弃之;临河号舟兮,济而置之。不网胡鱼兮,不弋胡鹄;剪杞梓兮,索灌莽以取木。
翻译:只有在寒冷的时候才会想起要穿温暖的裘衣,一旦温暖了裘衣也就被丢掉了;只有站在河边上才会想要去叫舟船来载,渡过了河以后舟船就被闲置不用;如果不想去捕捉鱼的话,也不会想要去捕射水鸟;只有想要去寻找良木,才会在灌木丛杂芜的地方去搜寻。
个别字的直译:
履霜:踩踏霜地。这里我意译为寒冷。
燠:热。
济:渡水。
弋:射。
杞梓:两种良木。
捕猫乳鼠兮,佥以为仁;吠狗宵警兮,行者怒瞋。弹鸾养枭兮,莫知其咎;斫冰以承宫兮,曷云能久。
翻译:把猫捉起来而去喂养老鼠,大家却都认为这是仁义之举;狗在夜里吠叫示警,过路的人听见了却都怒视着它;用弹弓去伤害鸾凤而养着恶枭,没人知道这是错误的;切割冰块来作为宫殿的地基,为何都说这样能够持久。
(这一段……我也不是很确定,有可能翻译的完全相反,这里也希望有高人能够指点迷津。)
个别字的直译:
佥(音签):众人,大家;全,都。
斫(音卓):用刀斧砍。
长太息兮有所思,林木动兮巢鸟悲。山有藿兮园有葵,心怀君兮君不知。
翻译:我长长地叹息一声,心中若有所思,若是森林中树木出了什么问题,在上面筑巢的鸟儿便会觉得悲伤。山上有藿草,园中种着葵花,我心中想着你,你却不知道。
秋天泬漻兮百草黄,蟪蛄悲吟兮朝荣有芳。屣履起兮独彷徨,心悠悠兮怀故乡。
翻译:秋日晴朗空旷,百草都已枯黄;蟪蛄悲伤地吟唱,朝荣散发出芬芳。我脚步急促地走着,独自一人满是彷徨,心念悠悠,思念着故乡。
个别字的翻译:
泬漻(音决聊):晴朗空旷貌。
蟪蛄:虫名,有“蟪蛄不知春秋”一说。
朝荣:晨开暮落的花。
屣履(音洗吕):拖着鞋子走路,多形容急忙的样子。
原有粟兮隰有禾,桂花红兮兰紫芽。凉风动兮松柏馨,流潦落兮水泉清。蔬可茹兮秫可酒,集乡里兮会亲友。坐白石兮荫苍筠,玩明月兮思古人。鱼归渊兮狐首丘,终余生兮安所求。
翻译:原野上生长着粟,新开垦的水田里生长着禾;桂开出红色的花,兰生出紫色的芽。凉风拂动着,松柏弥散出馨香;地面的积水落下,泉水清澈明净。山间时蔬已经可以品尝,黏高粱也已经可以酿酒;将乡里的人聚集起来,大家一起拜见亲友。坐在洁白的石头上,苍翠的竹影打在身上;赏玩明月清光,思怀古人。鱼回到深水潭中,狐狸即便快要死去也要将头向着自己藏身的山丘;余生若如此度过,我还有什么奢求?
个别字的翻译:
流潦:地上的积水。
秫(音熟):黏高粱,可酿酒。
首丘:据说狐狸即便狼狈逃窜,即将死亡也要将头朝向自己藏身的山丘,后来用首丘代指思乡之情。
4.文言文翻译:盼枭成凤
楚国的太子用梧桐的果实饲养枭鸟,希望它能变成凤凰,发出凤凰的叫声。
春申君说:"枭鸟就是枭鸟,它的本性是不可能改变的,与吃的东西有什么关呢?"他的朋友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你既然知道枭鸟不能用食物改变其本性而成为凤凰,可你的门下所收养的差不多都是些小偷无赖、地痞流氓之类的人,而你却十分宠爱、优待他们,把精美的食物送给他们吃,把华丽的衣服赠给他们穿,还希望他们日后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来报答你。依我看,这样做与用梧桐的果实喂养枭鸟,并希望它发出凤凰之声的做法又有什么区别呢?"春申君始终未能醒悟。
后来他被李园杀害了,而他门下的食客虽然很多,却没有一个能替他报仇的。
5.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虚文言文翻译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不可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以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译文:
楚国太子用梧桐的果实喂养猫头鹰,并希望它像凤凰那样鸣叫。春申君说:“这是猫头鹰,有天生的习性,不可能改变,与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你既然知道猫头鹰是不可能用食物改变它的特性而成为凤凰的,可你的门下所收养的没有一个不是狗偷鼠窃等无赖之徒,而你却宠爱并给予他们高位,把精美的食物给他们吃,把珠履赠给他们穿,希望他们成为举国杰出之士报答你。以我看,这样做与用梧桐果实喂养猫头鹰并希望它像凤凰那样鸣叫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春申君仍不醒悟,最后被李园杀死,而他门下的食客,却无一人能替他报仇的。
6.枭将东徒 文言文全文翻译
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白话翻译
猫头鹰遇见斑鸠.斑鸠说:“您打算到哪儿去?”猫头鹰说:“我打算到东边去.”斑鸠说:“您因为什么缘故向东边搬呢?”猫头鹰说:“乡村里的人都讨厌我叫,我因为这个缘故才搬到东边去.”斑鸠说:“要是您能改变叫的声音,那就行了;要是您不能改变叫的声音,那么就是您搬到东边去,那儿的人还是会讨厌您的叫声.”
THE OWL MEETS THE RINGDOVE
An owl met a ringdove.The ringdove said:” Where are you about to go ” The owl said:” I am about to move to the east.” The ringdove said:” For what reason are you moving?” The owl said:” The villagers all detest that I screech; for that reason I am moving to the east.” The ringdove said:” If you can change the sound of your cry,it will be all right; if you cannot change the sound of your cry,even if you move to the east,the villagers will still detest your sound.”
7.郁离子.正已篇 本性难易文言文翻译
本性难移 【原文】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
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明刘基《郁离子·正己篇·本性难移》) 【注解】1、楚太子:楚考烈王熊完(前290-前238)的太子,即后来的楚幽王熊悍(前268-前228),于前238-228年在位。楚考烈王于前262―前238年在位。
楚考烈王继位后,以春申君黄歇为令尹,赐其淮北地12县,迁都寿春。楚、赵结盟,楚考烈王令春申君以八万大军,奔赴赵国。
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6),鲁国为楚考烈王所灭。《史记》说考烈王有三子(楚幽王、楚王负刍、楚哀王)。
《战国策》说楚考烈王无子,春申君患之,春申君娶赵人李园之妹李氏,李园妹有身孕后,献于考烈王,生子被立为太子,即楚幽王。2、梧桐之实:梧桐的种子。
相传梧桐树为凤凰所栖,梧桐的种子为凤凰所食。3、枭:一种与鸱鸺相似的鸟,即今猫头鹰。
同“鸮”。读作xiāo。
4、春申君:战国时楚国贵族,后成为楚国的令尹,把持楚国的朝政,姓黄,名歇。他的门下养有食客三千,与齐国的孟尝君、魏国的信陵君和赵国的平原君都以善养士闻名于战国,合称“战国四公子”或“战国四君子”。
5、何与:犹言何干。宋周密《齐东野语·方巨山争体统》:“此守臣职也,于都吏何与焉?”明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冤不冤与此人何与,但恐傍观者丑耳。”
清李渔《闲情偶记·颐养·行乐》:“人之行乐,何与于我?”6、朱英:战国时楚国的谋士。是春申君黄歇门下最为著名的食客之一。
7、狗偷鼠窃:即“狗盗鼠窃”,亦类于“鸡鸣狗盗”。像鼠狗那样的盗贼。
后也用来比喻成不了气候的反叛者。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
明郎瑛《七修类稿·国事二·方国珍始末略》:“今复遣数舟,狗偷鼠窃。”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南朝萧詧《愍时赋》:“加以狗盗鼠窃,蜂虿狐狸,群圉隶而为寇,聚臧获而成师。”宋王安石《读〈孟尝君传〉》:“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8、亡赖:即“无赖”。
本义不务正业。后亦指不务正业的人。
《汉书·高帝纪下》:“始大人常以臣亡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金史·孔彦舟传》:“孔彦舟字巨济,相州林虑人。
亡赖,不事生产,避罪之汴,占籍军中。”《新唐书·李纲传》:“后太子寖狎亡赖,猜间朝廷。
纲频谏不听,遂乞骸骨。”9、宠荣:犹尊荣。
这里是“使尊荣”的意思。《史记·礼书》:“德厚者位尊,禄重者宠荣。”
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夫富贵宠荣,臣所不能忘也;刑罚贫贱,臣所不能甘也。”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为人之父祖者,孰不欲教其子孙?为人之子孙者,孰不欲宠荣其父祖?”明唐顺之《告病疏》:“臣某本樗栎粗材,过蒙陛下甄录,使得待罪翰林,此宠荣之至极。”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或者在白话文之类里找出一点古气,反过来替古董增加宠荣。”10、玉食:美食。
《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孔传:“言惟君得专威福,为美食。”
孙星衍疏:“玉食,犹言好食。”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崇节俭之清风,肃玉食之明禁。”
宋陆游《秋夜读书有感》诗:“太官荐玉食,野人徒美芹。”清李渔《慎鸾交·情访》:“你也忒清高,撇下了朱门玉食,到这陋巷觅簟瓢。”
鲁迅《坟·春末闲谈》:“要服从作威就须不活,要贡献玉食就须不死。”11、荐:进;进献。
这里指提供装饰精美的鞋子。《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
《梁书·袁昂传》:“未遑荐璧。”又如:荐酒;荐璧(进献璧玉);荐贿(奉献财物)等。
12、珠履:珠饰之履。《史记·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
唐储光羲《同王维偶然作》诗之八:“宾客无多少,出入皆珠履。”龚骞《九秋诗》:“锦丝卧织双珠履,赤麟片片生秋水。”
13、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战国策·赵策一》:“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宋黄庭坚《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维扬生》:“以张良、韩信之才,不识为国士。”14、寤:通“悟”。
醒悟;明白。15、李园:赵国人,曾作过春申君的舍人。
【译文】 楚国太子熊悍用梧桐的种子喂养猫头鹰,并希望它发出凤凰那样高雅的鸣叫声。春申君说:“这种鸟生性凶猛,与别的鸟类极为不同,不可能改变,与吃的东西有什么关系呢?”朱英听了这话,就对春申君说:“您知道猫头鹰是不可能因为食物而改变它的本性而成为凤凰的,可您的门下所收养的没有一个不是狗盗鼠窃一样的无赖之徒,而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