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办字(求五篇超短文言文加翻译原文50字以内,不要注释,只要原文翻译爱)
1.求五篇超短文言文加翻译原文50字以内,不要注释,只要原文翻译 爱
一、楚人学舟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
旋:转弯。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
犯:碰到。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二、鲁人徙越读下列这则文言文,回答14~16题(6分)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 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
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三、打捞铁牛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 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
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
5权衡:秤锤秤杆。翻译: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
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 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
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张焘(字景元)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四、勉谕儿辈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但是从奢侈再回到节俭就很困难了。)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翻译: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我今天的(高)俸禄哪能长期享有(呢)?(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长期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病死了,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因为挥霍净尽而)弄到饥寒无依,何如(不论)我作(大)官或不作(大)官,活着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标准都)固定像(同)一天(一样)呢?”唉,大的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五、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 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 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翻译: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
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
”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
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2.“办”字可以加什么偏旁
1、“办”字可以加偏旁“艹”组成:苏
2、“办”字可以加偏旁“月”组成:胁
3、“办”字可以加偏旁“十”组成:协
一:苏的基本解释:
苏[sū]
1、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指须头下垂物 :流苏。
3、昏迷中醒过来 :苏生。
4、缓解,解除 :以苏其困。(意思:以缓解百姓的困苦。)
5、特指“江苏省”、“苏州市” :苏剧。
6、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姓。
苏[sù]
朝向 :“苏刃者死”。(意思:朝向刀刃者死亡。)
二:胁的基本解释
胁[ xié ]
1、从腋下到肋骨尽处的部分 :胁下。
2、逼迫恐吓 :胁迫。
3、收敛 :胁肩谄笑(收缩肩膀,强为媚悦之颜,形容谄媚人的丑态)。
三:协的基本解释
协[ xié ]
1、共同合作,和洽 :协商。
2、帮助,辅助 :协助。
扩展资料:
苏、胁、协的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苏,桂荏也。从艹,稣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苏,桂荏。字形采用“艹”作边旁,“稣”作声旁。
文言版《说文解字》:胁,两膀也。从肉,劦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胁,两膀,即两腋下肋骨覆盖的部分。字形采用“肉(月)”作边旁,采用“劦”作声旁。
文言版《说文解字》:协,众之同和也。从劦,从十。旪,古文协从曰十。
白话版《说文解字》:协,众人同声应和,一齐发力。字形采用“劦、十”会义。旪,这是古文写法的“协”字,字形采用“曰、十”会义。
相关词汇解释:
1、复苏[ fù sū ]
解释:生物体或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生理机能极度减缓后又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苏醒过来。
2、威胁[ wēi xié ]
解释:用武力逼迫恫吓使人屈服:威胁利诱。
3、协商[ xié shāng ]
解释:为了取得一致意见而共同商量。